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10字。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楚州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学科教案   住备人:张志元     审核:金荣   NO.3
  教学目的:
  1. 通过快速阅读、准确筛选文章的内容要点。
  2.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3. 训练学生分析重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确认并分析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把握重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
  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怎样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文中的句子,目的是为了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但是,并不是抓住了词语和句子,且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就能从整体上认识了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这里,还需要解决确认句与句之间的相关性、学会归纳概括、提高有效阅读的速度等问题,这些都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方法,应该在时间中加强训练。
  《考试说明》要求:“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要求归纳某一片段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归纳内容要点是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作品阅读的常考点,但往往得分率不高。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高考试题,这两方面的都有。就全文的内容要点而言,较典型也是比较难的是某年高考题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某年高考题第21题也有点难。“这篇散文(《长城》)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也是着眼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纳。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
  上举高考题第21题是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归纳,而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与历史上的长城,其中有这样三句话:①“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②“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据此,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可归纳为以上三点:①一卷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文章第二部分写现实的长城,其中有“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且充满自信”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据此,对“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一小题,可以归纳为“开放,自信”。
  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