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5题,约9000字。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4——2005学年下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胡梅发

第Ⅰ卷(选择题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树冠guān  蝙蝠bián  札记zhá  戛然而止jiá
B. 土坯pī   檄文xí   贮藏zhù  含混蕴藉jiè
C. 记载zǎi   俯瞰kàn  憎恶zēng 早缫而绪cháo
D. 付梓xīn   兴会xìng  剔除tī  正身黜恶chù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涩 时弊 薄荷  俯首帖耳 出神入画
B、衷爱 脉搏 红缯  锱铢必较 不可思议
C、取缔 斟酌 回溯  精美绝伦 毋庸赘言
D、怄气 疏朗 弛骋  融会贯通 惴惴不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比如说“烟”的直指意义好理解,但是它的联想意义就有些迷离不易    。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日本侵华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对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    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A.琢磨 篡改 简捷
B.捉摸 窜改 简捷
C.捉摸 篡改 简洁
D.琢磨 窜改 简洁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人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精兵简政行吗?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每当听到造假者花样翻新、无孔不入的钻营手段和造假危害的报道,都让我们这些消费者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鸟类的迁徙习惯,往往是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
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都让群众满意了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
C.他们认为尽管卫星照片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弗兰克就该现象作出的解释值得商榷。
D.为了确保边远和异地网上录取工作顺利进行,我省加大了投入,积极做好各项硬件配备、软件开发和技术保障。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A、读诗,他推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称为“诗中极品,千古绝唱。”
B、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辨证法。
C、我们非发明机器不可,切肉的、切菜的、轧面条的、……
D、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二千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福建荔枝也为人所重视。广西和云南也产荔枝,却很少有人说起。
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十三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八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清初陈鼎一谱,则对川、粤、闽三省所产都有记载。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的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内容包括荔枝的产地、生态、功用、加工、运销以及有关荔枝的史事,并记载了荔枝的三十二个品种。其中“陈紫”一种现在仍然广为栽培。“宋公荔枝”现名“宋家香”,有老树一株,尚生长在莆田宋氏祠堂里,依然每年开花结实。这株千年古树更足珍惜。
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