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50个字。
《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寄寓在雪中的对美好理想的赞美追求以及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
2.品味优美凝练的语言。
3.美文诵读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对含蓄凝练的语言的挖掘品味。
2.美文诵读训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生一起背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伟人写景,我们往往能从中读到伟人的心胸志向。今天我们就来品读鲁迅先生的《雪》,感悟鲁迅先生的情。
二、在诵读中品味语言,感悟文意
1.第一次诵读。
要求:(1)读得准确,读得流畅。(2)齐读,自由诵读、学生选句表演诵读,教师指导诵读。
2.第二次诵读。
要求:读出层次,找出一个关键的转折连词把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明确:第四自然段的“但是”把全文分为了两个部分,前四段写的是江南的雪,四五六段写的是北方的雪。
3.第三次诵读。
要求:(1)读出情感,读出整体感知,读出对比。请学生根据自己朗读的感受说句子,把作者的思路和情感浓缩为关于南国的雪和北国的雪之比较映衬的一句话:
虽然但是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说:
虽然南国的雪滋润美艳,但北国雪更大气磅礴。
虽然南国的雪热闹生动,但北国的雪更孤独而悲壮。
虽然南国的雪充满情趣,但北国的雪更充满战斗精神。
虽然南国的雪年轻,但北国的雪成熟。
虽然南国的雪因为温柔宁静而迷人,但北国的雪却因为热烈蓬勃而撼人。
虽然我爱南国雪的美艳,但我更爱北国雪的坚强。
虽然我梦里都是南国雪花今又开,但我更因北国雪的蓬勃而流连。
4.第四次诵读。
要求:重点读1到3自然段关于“南国的雪”的段落,要求读出凝练语言背后的含蓄的情感。为了调动学生发现和探究的兴趣,可以独辟蹊径,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出现的几对虚词的表情达意作用,揣摩作者的内在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