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8600字。
安溪八中2015届高中毕业班10月份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命题人:郑明川 141025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说明:本试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A、B。必做题为全体同学都要完成;1、9、11-13班及在605教室考试的学生做选做题A,其他同学做选做题B。
一、填空题(15分)(必做题)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 (《诗经•氓》)
(2)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3)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4) ,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5)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2.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1分,共5分)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____________
(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____________
(3)弁性好矜伐____________ (4)每读书至治乱得失___________
(5)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
3.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每小题1分,共4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4)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古典诗文阅读(15分) (必做题)
晴、雨、霁三游西湖
史鉴
钱塘为东南佳丽,而西湖为之最。重山环之,名藩枕之。凡峰峦之脉络,城郭之透迄,台殿亭榭之参错,举凌虚乘空以临其上。天光水色,颠倒上下;烟云起灭,其状万殊。而酒掉游橹往来交互,歌吹之声相闻,自春而夏,夏而秋,秋而冬,无日而息也,其盛矣哉!客来钱塘时,侨居宝石山上,湖之胜,尽在几席下,然犹以未即其中为恨,故连为三游焉。虽所遇之景不同,而所得之乐无不同也。
二月望日,其始游也。主则邦彦,客则会宪、启南、继南。立夫、沈明德暨予,凡七人。时春日妍丽,湖水明净,万象在下,柳色微绿,梅花犹繁盛,点缀远近。篙师刺船,纤回宛转,傍湖徐行,而卖花献技之人,皆乘小红船凫飞水上,迎前尾后,由东至南,由南至西,至北,复至东而休焉。遇胜而登,适兴而返。感今悼昔,形诸诗歌,有唱斯和,虽兴寄不同,然皆沨然成音,可讽咏也。几所履历并记之:孤山在湖北,去岸犹二里许,无所连系,林和靖墓在其上,后人建祠肖白香山、苏东坡并和靖,曰“三贤堂”。庆乐园在湖南,今废,椎太湖石在耳。园着为韩庑胄山庄,初名“胜景”,即赵师卒于此效鸡鸣犬吠者。后韩庑胄诛,人官,更今名云。
后五日,其再游也。主则杭人归生,客则推邦彦、明德不至,余咸在,凡六人。是日风雨交作,船不得出外湖,惟在断桥内迤逦行耳。顾望四山,云雾蒙幂,湛素淋漓,俨如水墨画中。继南笑指日:“天殆欲别出一奇乎?然对此无言,山灵亦将实人类。”因共联一律。
又后二日,其终游也。合始游终游之主与客凡八人。时宿雨新止,天宇朗然,日光漏云影中,乍明乍灭。群山尽洗,绝无尘土气。空翠如滴,众壑奔流,水色弥茫,湖若加广,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遥望云气出山腹,如白浪在大湖中汹涌不定。方欲赋一诗记之,而佥宪赴桌司招,竟不及成章而散。噫!客志此久矣,私心以一至而足,而今乃三焉。天又随所至辄改张其观以示,若使尽识之。况主客多能言,清而不固,丽而不侈,乐而不流,可谓无负赏酬者矣,固次第书之。
(选自《西湖游记选》,有删改)
4.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侨居宝石山上 侨:寄居异乡
B.立夫、沈明德暨予,凡七人 暨:及,与
C.篙师刺船,纤回宛转 刺:用篙撑
D.后人建祠肖白香山 肖:肖像
5. 下列四组中,全都能够表现作者三游西湖“所得之乐”的一组是(3分)( )
①其盛矣哉! ②湖之胜,尽在几席下 ③有唱斯和,虽兴寄不同,然皆沨然成音,可讽咏也 ④俨如水墨画中 ⑤草木亦津津然有喜色焉 ⑥私心以一至而足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极力描写西湖景色之优美,游人娱乐之热闹,为下文写作者游览西湖、描写西湖的美景作铺垫。
B.作者在初春晴天、雨天、雨后三种情况下游赏西湖,欣赏到了西湖不同景色,都是尽兴而归,没留下一点遗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