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10字。学生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学习圈点勾画作批注的阅读方法。
2.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3.熟悉课文内容,领略梁任公的演讲风采和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
1. 学习圈点勾画、作批注的阅读方法。
2.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
【知识链接】
1. 作者(梁实秋)简介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他是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自1930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近40载,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散文代表作有《雅舍小品》等。
2. 梁启超(梁任公)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注:“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为“现在我早上接受任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
先生早年即投身政治,领导或参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云南起义”等,希望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改变中国。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致力于用思想、用传统文化来教育、激励广大的青年学生。他的真性情、炽热的爱国心是一直不变的。他在文章《少年中国说》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学法指导】
在阅读中,对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段作旁批,是一种很重要的读书方法。作旁批,可以概括内容,可以品析词句,可以分析写法,可以评点人物,可以阐发感情,可以记写感受……请仔细分析下列示例,然后给课文中的相关句段作点批注。
示例(一):“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批注:这是一个“前果后因”(旁批)的句子。叙写“因”的分句由“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圈画)的关联句式组成,三个分句的内容“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学术文章”(圈画)按时间顺序(旁批)排列,前两个分句先从“否定”方面说(旁批),虽巧妙地点示出梁任公先生此前的不朽历史功勋(旁批),但在这篇文中不是重点;后一分句再从“肯定”方面说(旁批),突出强调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