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课++诗两首+学案+课件+音频+音频素材(10份)
《雨巷》高中音频朗读.mp3
第2课  雨巷-1.exe
第2课  雨巷-2.exe
第2课  雨巷.wmv
第2课  再别康桥.exe
第2课 诗两首——雨巷.ppt
第2课 诗两首——再别康桥.ppt
诗两首本课测评方案.doc
诗两首本课课堂导学案.doc
诗两首课文相关资料.doc

  第2课  诗两首
  雨  巷
  学习《雨巷》要重点学习“意象”“意境”的有关知识及“象征手法”,而这些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首诗,必须在课前让学生自学相关知识,有了自学的基础,上课才会事半功倍。所以导学案在设计时,就要求学生在坚持诵读鉴赏的方法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诗歌专业术语的了解,络、书籍、词典等资源先独立解决本课涉及的重点。
  1.了解戴望舒及写作《雨巷》的背景。
  2.反复诵读《雨巷》,把握诵读的感情基调,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3.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及其特征,体会《雨巷》的意境美及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课时
  课前活动区
  1.字音积累。
  彷(   )徨(   )    寂寥(   )    彳(   )亍(   )
  颓圮(   )       篱(   )墙     雨巷(   )
  2.字形积累。 
  yōu(   )长   凄wǎn(   )   chóu chàng(   )   生死yōu(   )关
  Qǐ(   )人忧天    芳草qīqī(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外部的生态环境。环境对于人类及整个世界来讲,是生死攸关、不可亵渎的。
  B.某市教委删除了中学生守则中“节俭”和“谦虚”的内容,对此人们街谈巷议,褒贬不一。
  C.中央对维护农民工这些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对殴打讨薪民工的恶性事件更是高度重视,但一些基层部门对此却是熟视无睹,漠然置之。
  D.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
  ……
  第2课  诗两首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彳亍(chì)   寂寥(liáo)   青荇(xìng)   邂逅(xiè)
  B.沉淀(diàn)    漫溯(shuò)      拘泥(nì)   巷道(hàng)
  C.浮藻(zǎo)       斑斓(lán)       竹篙(hāo)   踟蹰(chí)
  D.颓圮(pǐ)      笙箫(shēng)     下载(zǎi)   徜徉(chá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皇惑    端睨    城垣    踽踽独行
  B.枯槁    豌豆    凄惋    尉然成风
  C.啁啾    塑像    仿碍    夜谰人静
  D.藻饰    荒谬    烦躁    绿草如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望着夜空,他又回想起那     的童年,因为每一颗星都闪烁着小时候妈妈给他讲的许多动人的故事。
  (2)作者多年     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契合,充满了纯朴的人情美。
  (3)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     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A.幽远    沉淀    徘徊     B.悠远    沉淀    徜徉
  C.幽远    沉积    徜徉     D.悠远    沉积    徘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年夏天,长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B.但市场打开以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更多数量的“挣快钱”的劣作也蜂拥而出。
  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的吟咏
  ……
  第2课 诗两首
  课文相关资料
  1.关于《雨巷》
  1928年8月出版的第19卷8号的《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戴望舒自松江寄来的新作《诗六首》。其中就有使他名噪一时的《雨巷》。戴望舒这首诗在爱情失落的哀伤中,同时也把自己理想追求与幻灭的感情世界倾注于象征的形象中。从后一种角度来阅读,这是一首典型的象征诗。
  我们不妨把这首诗看作是一份当时青年知识者的一种心态形象化记录的资料。诗中描写的那种阴霾的雨巷,抒情主人公感到的悠长而寂寥的氛围,便可视作作者所强烈感受的时代气候的一种象征。诗人自己是孤独而软弱的沉思者和寻梦者。一柄油纸伞遮盖不住漫天的风雨,也无法排遣自己彷徨痛苦的心境。诗人在彷徨中,渴望一位美丽姑娘的出现。这个幻想中的姑娘有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美好而苦涩的理想深隐在这个象征的意象中,诗人在苦闷的彷徨中,有美丽的希冀,而这希冀的失落,留给诗人的依旧是更沉重的苦闷与彷徨。得而复失的美好理想带给诗人的是一颗痛苦惆怅的心。这首诗表层上的意思是写爱情,更深层的意义却是个人乃至一代青年人内心复杂情绪的象征。它的内涵远远超出了个人哀怨感喟的界限,而具有更幽深的思想指向。  《雨巷》以诗的形式,为20年代末的文学界送来了一部分进步而又失望的青年时代情绪的美的结晶。诗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