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学案+课件+素材(5份)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一课时).ppt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ppt
烛之武退秦师测评方案.doc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导学案.doc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相关资料.doc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本课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虽小但情节生动,难易适中,内容方面理解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导学案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方面的问题,养成自学的习惯;二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如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烛之武劝说艺术的分析,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
1.了解《左传》等文学常识,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分析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和生动的故事情节,评析烛之武的形象, 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2课时(连案)
课前活动区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品和写作背景。
2.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3.借助工具书,解决“课堂活动区”中的问题。
4.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及【课堂探究】中的相关问题。
课堂活动区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贰( ) 函( ) 氾( ) 佚( ) 缒( ) 鄙( ) 共( )
瑕( ) 阙( ) 杞( ) 逢( ) 戍(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
(3)夫晋,何厌之有 ( )
(4)秦伯说,与郑人盟( )
(5)失其所与,不知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2)行李之往来 ( )
(3)共其乏困 ( )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牌坊(fānɡ) 棒槌(chuí) 神祇(qí) 肆无忌惮(sì)
B.甲胄(zhòu) 厚薄(báo) 供应(gōng) 与人为善(yǔ)
C.剔透(tī) 斧钺(yuè) 对峙(zhì) 杞人忧天(qǐ)
D.宫阙(quē) 跋扈(hù) 抻面(chēn)敝帚自珍(bì)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失其所与,不知
C.朝济而夕设版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B.既东封郑 封:封地
C.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D.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