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10730字。部分答案扫描。
鄂南高中、鄂州高中、黄石二中2013级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鄂南高中命题教师:钱虹审题教师:邱星光
考试时间:2014年11月6日上午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干练(ɡàn)机械(jiè)创(chuānɡ)伤畏葸(xǐ)不前
B.挫(cuò)折留恋(niàn)笨拙(zhuō)放浪形骸(hài)C.忖(cǔn)度谬(miào)误眼眶(kuàng)图穷匕(bǐ)见
D.朔(shuò)漠占卜(bǔ)愀(qiǎo)然感慨(kǎi)系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蜷缩磐石俨然万户侯乍暖还寒
B.犒劳寥廓愁怅霎时间揭杆而起
C.营利侈谈箫瑟殊不知烩炙人口
D.谛造藩篱指摘不更事夙兴夜寐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我常想,我们就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我们以为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就像鲤鱼一样,我们认为宇宙之中只包含有熟悉可见的东西。我们地拒绝承认就在我们的宇宙跟前存在有别的平行宇宙或多维空间的事实,因为这些都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
⑵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A.自鸣得意自以为是原谅满意
B.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宽恕满足
C.自以为是自鸣得意原谅满意
D.自鸣得意自以为是宽恕满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读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就觉得世界变得完全透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对美德与陋习、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贱都非常熟悉;而且这一切,甚至还不只这一切,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的。
B.许许多多不可思议的传闻,给神农架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的兴趣浓厚。
C.微信作为一种基于手机端的通讯软件,以个人关系为核心,通过强关系与弱关系两种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与生产。
D.《乌布西奔妈妈》以波澜壮阔的气势记叙了满族先世女真乌布逊部落的一位女萨满——乌布西奔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热情讴歌了她一生为部落呕心沥血,最后统一东海诸部,开拓东海海域。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有教无类”体现了一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博大胸襟。他的学生贵贱贫富同列门墙。孔子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出生于平民阶层。如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子夏“家贫,衣若悬鹑”,子路的出身是“鄙人”。
B.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中《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它开创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传统。
C.《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所编纂的《文选》一书,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誉为“五言之冠冕”。
D.韦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四世孙。他生活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再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他是“花间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二人并称“温韦”。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5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战国时各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之后,推行“书同文”以统一全国文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并没有制订与之相类似的“言同声”的政策。为什么?同声难,同文易。汉字“立形见意”,其字符系统总体上与事物之间存在可理解或追索的视觉联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较强的通约性,比较有利于跨越时空进行信息交流。而以记录语音为主的字符系统,却很难具备这一优势。因此,不论发音差异多大,只要识别出汉字字形,就可能领悟其意义。北方人到广东、香港或者闽南、台湾,用方言与当地人交流很困难,然而只要写出字形,就基本没有障碍了。汉字可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