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50字。
  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九课说“木叶”
  【本节要点】
  1.掌握文章大意,区分重点概念。
  2.探究古诗中的意象的不同的内涵。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文中的下列字注音
  恽(    ) 灼灼(   ) 寒砧(   ) 窸(  )窣()  筌(   )    冉冉(   )   翩翩(   )   征戍(   )
  2.辨析下列字形并组词。
  袅/枭琅/朗盅/蛊燥/噪/躁迢/诏/苕褐/竭/羯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文章大意。
  【探究活动】
  试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的不同,概括“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Com ]
  【讨论明确】[ ]
  要点二:探究诗歌意象的暗示义。
  【探究活动】
  《咬文嚼字》指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往往有联想的意义,本文谈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二者的意思是一样的。在我国诗歌中,如“梅”“柳”“草”等,都具有暗示性,能引起联想。试以下面三首写“梅”的古诗词为例说明。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