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
1.(14届广西柳州高三一模)阅读以下语段,并依照划波浪线部分的句式,在空格处分别填人恰切的文字。(6分,每句2分)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开篇之始,就是他老人家持杯望月,怅然发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突出表明主角是他自己。然后,由人及月,由月而人,他的心境,全在这首词中表达出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他的神往,是他的憧憬;“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他的遐思,他的凝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1)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 , ;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 , 。
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故事,写出自己的感悟。(6分)
淄水河畔,有一个泥塑的人偶和一个木雕的人偶。一天,木偶带着嘲笑的口吻对泥偶说:“你原本是淄水西岸的泥土,人们把泥土揉起来捏成了你。别看你现在有模有样,神气十足,等八月一到,大雨哗哗而下,淄水一下子猛涨起来,你很快就会被水泡成一堆稀泥了。”那泥偶并不在意,它以十分严肃的口吻对木偶说:“既然我是用淄水西岸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冲得面目全非,变成了一堆稀泥,也只是还我原来面目,让我回到淄水西岸罢了。而你倒是要仔细地想一想,你本来是东方的一块桃木,后来被雕成了人偶。一旦到了八月,大雨倾盆而下,引起淄水猛涨,波浪滚滚的河水将把你冲走。那时,你只能随波逐流,不知会漂泊到什么地方。老兄,你还是多为自己的命运操操心吧!”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寓言写感悟,实际上需要进行“个性”解读,要明确寓意的批评性,要有一定的警示色彩。然后根据两个“人偶”的对话,即可得出恰当的结论。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从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划线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6分)
庄子《逍遥游》 屈原《离骚》
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 , ,___ __; ,________________ , 。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4分)
庄子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②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