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字。
【学习目标】
1.通过充分的“知人论世”掌握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重点难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课前预习】
1、 楚辞与屈原
楚辞是战国后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楚辞》中的“ ”与《诗经》的“ ”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和 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楚辞体的特点:
●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
●多用语气词“兮”,自有舒缓,摇曳多姿
●篇幅加大加长,便于抒情,宜于描写
●想象奇妙,比喻生动,描摹细腻
●形象鲜明,语言瑰丽
●多运用比兴和象征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 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2、 疏通字词,诵读全文
3、 理解文章内容,疏通文意
《湘夫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诗歌塑造了谁怎样的形象?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课堂探究】
1、 通读全诗,体会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2、湘君的“愁”源于爱而不见的爱情悲剧。除此之外,诗歌是否别有寓意?
3、此诗开篇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4、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起兴的问句,请找出并分析这些句子与要表达的爱情有什么关系?
5、作者为何如此详细的介绍了湘君建筑水屋的过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