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48张,教案约3490字。

  模块:选修 单元:四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日期 
  课题 《大学》
  教
  学
  目
  标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具方式 多媒体
  教学手段 双主互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