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40字。 
  《小狗包弟》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循序渐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具体使用:
  (1)导读法
  (2)朗读感悟法
  (3)情景教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忏悔的勇气与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学会自我反省,提升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巴金老人真诚解剖自己,用真诚、良知感染读者的为人为文的态度。
  难点: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定义: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指1966年5月——1976年10月在中国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和领导被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
  叶剑英元帅曾经沉痛地说过:“文化大革命死了两千万人,整了一亿人,浪费了八千亿人民币。” ──(转引自《往事──1966写真)
  这场运动堪称“十年浩劫”,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那是一个非人的疯狂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文革”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路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狗包弟》,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巴金老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
  (二)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yáo)棠,字芾(fèi)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又写了“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和“激流三部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