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
课时训练12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昨晚的特别关注《一世情缘》中,76岁的徐培文和83岁的周军老人在相隔五十年后,终于又破镜重圆,重新结为夫妻。
B.为解家长后顾之忧应运而生的午托园,如今在贵阳市已由几家增加到几十家,在每所小学周围,几乎都有午托园。
C.我想,爸爸妈妈真的越来越老了,我很不想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我心里爸爸妈妈似乎永远都是记忆里三十多岁的样子,真不敢想象他们老气横秋是什么样子。
D.此次有关部门撤除地铁站台通道上的报摊、商亭等,也是为公众安全着想,而绝非“因噎废食”之举。
解析:C项,“老气横秋”形容人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多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暮气沉沉。使用该词有两个基本要求:用老练而又自负的含义时,多用于老年人;用暮气沉沉的含义时,多用于年轻人。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看起来很柔弱,但绵里藏针,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B.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C.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D.对于学到的原理,他都要拿实物来做实验,求得彻底了解,决不囫囵吞枣、马虎了事。
解析:A项,“绵里藏针”比喻表面温和,内心狠毒;也比喻柔中有刚。这里就是使用的“柔中有刚”的意思。B项,“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C项,“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不指容易实现。D项,“囫囵吞枣”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B.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在洋洋洒洒的中华地方文化中独树一帜。
C.在野外发现化石固然重要,而要把它完美无缺地取出并加以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D.集电话、电脑、相机、信用卡等功能于一体,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被发挥得酣畅淋漓。
解析:A项,“粉墨登场”,①本义指化好了妆,上台演戏;②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了政治舞台。义项②因为运用广泛而为人们所熟知,它的本义却因为运用频率较低而被人们遗忘。A项运用了“粉墨登场”本来的中性义,是正确的。B项,“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也指规模、气势盛大。“洋洋洒洒”虽是一个多义成语,但此处用来修饰“中华地方文化”不当,应改为“蔚为大观”。C项,“完美无缺”指美好而完备,没有任何缺点或不足。此处不合语境,讲化石的取出应该用“完好无损”。D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痛快。常用来形容书法绘画、文艺作品感情饱满,笔意流畅,情感得到充分抒发。此处是说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大,不合语境。
答案:A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这两段景色描写,前一句壮阔、苍茫,后一句秀丽、凄迷,风格迥异,但都是浓情勃郁好景致。连才华横溢的苏轼,都曾对这些妙曼的句子耿耿于怀。
C.通过多做题,尤其是要自己先做,此后再与答案对比,以此发现自己答题的缺陷所在。长此以往,现代文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D.近期的一场大火使我们损失惨重,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恳请各位高抬贵手,接济我们一点儿,以便我们渡过难关。
解析:B项,“耿耿于怀”常用于对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忘怀。C项,“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情况而言。D项,“高抬贵手”是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的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解析:D项,“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此处用“水乳交融”不合语境。A项,“饶有兴味”,很有兴味。B项,“匪夷所思”是一个多义成语,①指言行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②指事物怪异,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有的考生只知“匪夷所思”的义项①,不知义项②,不知“匪夷所思”有两种适用对象,既可以形容人,也可以修饰事物。C项,“未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
答案: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