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6470字。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2014.11
  一、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15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窈(yáo)窕 愀(qiǎo)然不乐  刑戳 桂棹兰桨
  B.枕藉(jiè) 曲高和(hè)寡 静谧 通衢大道
  C.赭(zhǔ)色 夯(hāng)实基础 遒劲 沧海一栗
  D.劈(pī)柴 空谷蛩(qióng)音 寂寥 茕茕孓立
  2. 下面语段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     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        ,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      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       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与历史的沧桑。人类一直思考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关注。
  A.崇尚    狂放不羁    永恒不变    聆听
  B.崇高    放荡不羁    亘古如斯    倾听
  C.崇高    狂放不羁    亘古如斯    聆听
  D.崇尚    放荡不羁    永恒不变    倾听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个诗篇,每一位诗人的每一部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B. 这恶魔似的铁马将那振聋发聩的机器喧嚣声传遍了全乡镇,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浑浊了,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C.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虽然不感到岁时的肃杀,但可以饱觉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D. 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在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
  4. 下列各句中,语气表述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
  A. 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
  B. 我们难道会忘记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吗?
  C. 我们一定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啊。
  D. 我们不会不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啊。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有《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她的名句。
  B.“四书”指《论语》《老子》《庄子》《孟子》, “五经”指《诗(诗经)》《书(尚书)》《礼》《易》《春秋》, “六书”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C.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他的“永州八记”首篇,初中我们还学过“八记”中的《小石潭记》
  D.“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联中的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轼在贬官儋州(今海南省)期间,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6.下列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横渡
  B.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徒弟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往、赴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