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00字)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点拨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三中学 严舒

[方法点拨]
一、 鉴赏古典诗歌的规律
(一)理清形式
不同类型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古典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形式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根据“言”数又可以分为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或杂言诗。近体诗(即格律诗)包括绝句,律诗等。诗的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这是阅读故事时要首先把握的。
(二)意境与内涵的把握
古诗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所谓意境,简而言之,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情与景谐,思与境共。
不同的诗词中,意境有着不同的形式:
1. 触景生情
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诗词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诗人黄巢,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而想到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将所见之景和引发之情,艺术的表达出来,有着完美的意境。
2. 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为“有我之境”。如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里的花也成了同作者感情一致的东西。
3. 情景分列
在一首诗(词)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立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为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看似分写,但情与景是融合的。
4. 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上看来,全是写景,其实是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四句诗全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寄托着作者对西涧春日景色的喜爱以及向往自由自在隐逸生活的情感。
5. 景略情在
有些诗词,表面看来,全是抒情。本是触景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