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74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一月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夷陵中学    命题教师:雷冬梅  赵华   审题教师:万永翔  谭志鸿
  考试时间:2014年11月18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炽热 / 敕造      阐明 / 孱弱       毗邻/考妣        脸颊 / 汗流浃背   
  B.押解 / 解数      压轴 / 妯娌       棕榈/闾阎        恪守 /一丘之貉
  C.埋怨 / 阴霾      癖好/譬如        夹道 / 夹袄       伺候 / 肆无忌惮  
  D.佣金 / 佣工      谄媚 / 颤抖       琴弦/ 玄虚       脊梁 / 掎角之势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概      吊脚楼        安分守己        文过饰非
  B.陷阱      绿茵场        不落言荃        绵里藏针 
  C.噩梦      影碟机        披沙拣金        震聋发聩
  D.临摩      爆冷门        首屈一指        金碧辉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空灵与和谐,是诗的生命。诗不是人的某一感官的享乐,而是全感官      超感官的体验。美的画和好的诗,都是       心灵的智慧晶体。
  ②品赏林凡画作,只觉画面无一赘疣,无一蛇足,虚灵飘逸,     无尽。他之所以能“于无佛处称尊”, 因了他在艺术创作中不蹈故常,        。
  A.以及     陶醉      趣味      处心积虑
  B.甚至     沉醉      风韵      独具只眼
  C.而且     滋养      风采      挥洒自如
  D.乃至     迷醉      韵味      别具匠心
  4.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叶嘉莹这位学者对于青少年可能还比较陌生,但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却十分熟悉,她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B.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C.高密方面将围绕莫言旧居,打造一个莫言旧居乡村文化体验区,内容包括莫言小说中提到的红高粱酒坊、蛙码头、会唱歌的墙、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酒缸塔。
  D.“北京APEC期间放假”的消息发布之后,迅速成为网络热点,面对如此“天降长假”,北京的小伙伴惊呼“幸福来得太突然”,感觉有点手忙脚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阿Q正传》成功塑造了一个能体现中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人物。阿Q善于健忘,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了,但也有难忘的,临死之前他对画押的圆圈的不圆一直耿耿于怀。
  B.在《红楼梦》中,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亚于宝玉、黛玉和宝钗。王熙凤深得贾母的宠爱,贾母曾当众戏称她为“辣子”。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从“协理荣国府”可以看出她有非凡的治家本领。
  C.《论语》中我们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形象,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会生气斥责白天睡觉的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也会对他欣赏的学生颜回连连称赞,对他不以为然的举动,他会“莞尔而笑”;被人误解,他也会急得指天发誓。
  D.情节在小说中使用的密度和写法,直接影响到小说故事性的强弱。如《清兵卫与葫芦》贴着故事讲,多勾勒白描,而《在桥边》则穿插了大量描写和议论,故前者比后者故事性强。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赋予文献以生命
  刘德杰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学者就有一种情怀——创造思想、担当道义。郑州大学刘志伟教授以发显中国思想文化精神为研究使命,以关涉“圣贤”与“英雄”这两大中国核心文化概念关系的研究为统摄,体认、把握中国文化的心灵结构,最后写成《汉魏六朝文史论衡》一书。
  此书分为上篇“国家意识形态与文化创造”、中篇“感‘士’不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