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专题:说明文阅读
一、考核要点解析
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理解;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与理解;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品析,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7、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言之有序特点的体会;8、进行与文段内容有联系的个性化表达。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两类:一类是辨析题,另一类是填空,简答式的运用题。说明文阅读从考查范围看,仍然以介绍新的科技成果和环境保护类为主,表达题大大增加,命题设计已呈现多学科渗透现象。
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说明文的考查,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变化。选材多倾向于科技说明文和生态方面的说明文,表述题大大增加,命题设计已呈现多学科渗透的迹象。预计以后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命题的方向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在对考生阅读说明文基本能力的考查。常见的考查角度有:⑴文体表达的理解。如说明方法、顺序、详略、结构方式、语言特点等。⑵文句的理解与品味。如对词语的选用,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的评析,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对说明文中的描写句、议论句表达作用的理解等。⑶对文段内容与表达方式的把握。如找出关键句或中心句,明确段的主要内容,揣摩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等。⑷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如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等。
2、加强对考生在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的考查。主要命题角度有:⑴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界定。如给某一事物下定义;对指定内容的图表式处理或图表内容的文字化表述等。⑵对文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给文章加标题,结合具体语境补写句子,对文中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等。
3、重视学生在说明文阅读方面的个性化表达。主要命题角度,进行试题的“自拟自答”。
4、说明文阅读中要求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答题的倾向仍将会出现并有扩大的趋势。
5、体现当今发展水平和人类认识水平的科技说明文的比重将增大。
6、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选文一般已不选课内篇目,但这并不意味课内篇目的不重要,相反应利用课内篇目将有关说明文阅读的知识、方法进行训练,真正能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去阅读课外说明文,真正做到知识迁移。
7、中考说明文选文大都选近年科技发展的内容,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与学生初中阶段的水平相应,文章在千字左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又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
8、考查题型由原来的“四选一”,逐步改为简答、分析题,有的试题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9、对说明知识的考查由原来识记、判断改为运用、分析,特别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这类题,已不单纯考查知识的掌握,而要求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读懂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10、语言的分析与体味,是近年来考查说明文的又一新热点,对说明文中的副词、语序、近义词选用,都有设题,要求学生分析,体味语言的功用。
二、知识要点归纳
(一)一般性说明文
1、说明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