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1640字。

  安徽省宣城八校2015届高三联考
  语  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1卷第1至第6页,第Ⅱ卷第7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1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1卷7 --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T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创造经典首先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弘扬和学习,离不开对经典精神的敬畏和尊崇,离不开
  对于经典意义和价值的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时刻在影响着作家,但是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
  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还不足以阐明经典所应产生的意义,还不足以开掘出经典
  爆发性或强力影响一个新时代的巨大能量。
  ②从当前文艺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市场经济总在发掘着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
  值,网络文学和“肥皂剧”的快速发展与膨胀已发誓要将快餐文学进行到底。一些写实性作品只着
  重写实,既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又欠缺性格和风格上的多样性、深刻性与审美性。传统
  经典精神在这个时代的文学“写手”那里常常是被解构,而非被建构的;常常是被戏谑调侃的,而非充满敬意的。所以,传统经典在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读者欣赏趣味的下滑和不少创作者耐心
  的极端弱化。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将给当前创作带来挑战。民族复兴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快,一场发生于中国大地上
  的新的文艺复兴必将来临,这又将是一个经典涌现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和
  重要体现。
  ④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经典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其核
  心或根本的基质在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虽是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创造,但它日后成为
  经典,则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所以,经典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与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相
  呼应和共鸣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具有着不可忽视的
  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言,经典的存在就是其文明的标识,没有
  经典就没有文明。重探经典就是对着文明的核心——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⑤经典重探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经典是人的创造,也显示着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
  成熟程度。同时,经典也影响人、创造人。一部经典往往会影响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成长。因此,
  重探经典还应当关注经典育人、经典立人的方面。时代前进需要怎样的人,社会进步呼唤怎样的
  人,我们应该从经典中获取更多的启示。人应该怎样生存,是走向崇高,还是走向粗鄙;是追求精
  神的独立,还是陷入物欲的深渊?传统经典都曾给予过深刻的回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经
  典的高峰之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更清晰。
  ⑥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使文化和思想流失严重,使人的精神面貌脆弱而苍白。
  我们的时代显然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更多的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而实
  现这一文艺使命,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将使当前文艺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当
  然,这个挑战之后,将由新的经典来书写文艺存续的新的合法性。我们有理由期待着。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1.下列对于“经典”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创造文学经典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要弘扬和学习传统经典,并敬畏和尊崇经典精神,进而
  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意义和价值。
  B.当前文艺创作的情形不容乐观,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因市场经济的引导而充斥文艺作
  品,网络文学和“肥皂剧”就是明证。
  C.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能成为经典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这些经典的价值取向完全与读
  者的一致并与之产生呼应和共鸣。
  D.经典对人的影响和创造十分久远,我们重探经典时,只需站在经典的高峰上高瞻远瞩,关注经
  典育人、经典立人的重要作用即可。
  2.T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先强调传统经典对创造经典的重要作用,再指出“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
  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是不正确的做法。
  B.②段先指jLI_l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③段进而指jLI_l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虽带来挑战,但将促使经典涌现的时代到来。
  C.④段首先指出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⑤段紧承④段进一步
  指出我们要重探经典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
  D.⑥段首先指出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的负面影响,进而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
  径是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典的核心或根本的基质是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重探势必将给当前的文艺创作带来挑战,所以要缓慢进行。
  B.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有不可忽略的决定作用,中华民族对经典的重探就是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C.经典在能够显示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成熟程度的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明白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需要怎样的人。
  D.因为时代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所以当前文艺创作jLI_l现了消费主义倾向。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衍,字彦文,自云太原介休人也。衍少骁武,善骑射。周陈王纯引为左右,累迁大都督。时齐氏未平,衍奉诏于天水募人,以镇东境,得乐徙千余家,屯于陕城。每有寇至,辄率所领御之,一岁数告捷,颇为齐人所惮。王益亲任之。建德中,周武帝出幸云阳,衍朝于行所,时议欲伐齐,衍请为前锋。攻河阴城,授仪同大将军。
  尉迥之起逆,从韦孝宽战于武陟,进战于相州。先是,迥遣弟子勤为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