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29)寓言新解
【设计思路】
本节课旨在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对寓言进行再创作。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课堂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法和导练法。
【导写过程】
一、感知创新寓言
1.出示题目(幻灯一):《寓言新解》。
2.明确目标(幻灯二):
学习方法,通过想像,对寓言进行再创作。
3.听录音,读寓言,理写法。
(1)导入:从前,在一口井里住着一只癞蛤蟆,它生活得优哉游哉。一天,井的上空飞过几只天鹅,癞蛤蟆看呆了,口水横流,它一跃而出水井,可天鹅早已飞远了。后来人们用一句话讥讽它,这句话是:“……。”言下之意是:“……”(省略号部分由学生说出。)
天下就是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斗转星移,如今的癞蛤蟆也与时俱进,敢想敢做,不信你听……(幻灯三:《青蛙》图片,配朗诵)
癞蛤蟆给天鹅的情书
亲爱的小鹅:
你好!呱!呱!“我在幽深幽深的井里游荡,渴望逢着那丁香般的,披着白衣的姑娘。”这,便是过去的我。做井底之蛙时候的我。
那时,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只好每天对着井口唱着哀伤的单身情歌:“我爱的人已经飞走了,爱我的人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30)把文章写具体写细致
【设计思路】
通过本堂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具体细致的描写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把文章写得具体细致的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中心需要,有选择、有主次详略地进行细写。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非常渴望写出一篇篇具体细致、有血有肉而又生动引人的记叙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写细致。
二、写前指导
1.记叙文的要求及标准。(投影显示)
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是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那么,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写人要绘言绘行,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写事、写景、写物,要绘声绘色,绘形绘状,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其次,主体内容要细腻可感。一句话,具体形象的标准是要使读者过目难忘。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使 读者“过目难忘”呢?
这里有一个简略句,需要大家把它扩展、修改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句子,同时需要大家思考,把原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31)把动物当人看
【设计思路】
其一:动物生命之小,小至蚂蚁、虫豸,生命之大,大至巨象、巨鲸;草木无声,其情堪鉴。它们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它们有着与人类一样的快乐与痛苦,一样平等而又美丽的生命。有必要让学生认识这一点。
其二:指引学生观察动物、感悟真情、关照人生。我们常常埋怨自己的眼睛缺乏发现,其实是心中缺乏湿润而善感的东西,因而情感变得粗糙起来。动物也是“人”,把动物当“人”看,潜心察看,就会拥有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就会拥有美丽而欢愉的心情,有人生独到的感悟。
其三:师生互动,感悟语言,学会表达。阅读开道,创设情境;范文引领,唤醒回忆;要点破解,结构洞明;限时作文,披情入文;互评修改,渐至佳境。
【导写过程】
一、展示本堂课作文题目
情感不是人的专利,动物也具有为人类所忽视的情感:爱和信任,恐惧与愤怒,欢乐与悲伤。与人一样,其子女、同胞、配偶、父母甚至朋友的死亡都可使动物陷入难以形容的悲痛之中。
大象连续几天守候在生下来已死的婴儿旁边,一些失去配偶的大雁因悲伤而消瘦,有时动物甚至因忧伤而死。
有爱才会有忧伤。
动物也有生命,丝毫不亚于人类,人类应该尊重和敬畏生命。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伤5只狗熊的事件,再一次警示我们:我们人类生命意识的淡薄和人道主义的缺失。这种生命意识不仅仅是指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注,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人类对其他生物生命的尊重上。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32)学写广告语
【设计思路】
通过对广告有关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导写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学写广告语。广告就是向公众告知某一件事或劝告大众遵守某一规定。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但大家也许对广告的有关知识还不够了解,比如广告的类型,怎么写广告语等等,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对此有所了解,对生活有所感悟。
二、了解广告的类型
用投影仪出示两则广告:
大宝,明天见;大宝呀,天天见。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
明确:广告分营利性广告(推销商品或劳务获取利益)、非营利性广告(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三、了解广告的形式
如今早已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时代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种媒体的出现,广告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问题一:同学们见得最多的是什么地方的广告?
问题二:除电视广告外,还有哪些形式呢?
讨论明确: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电台广告、橱窗广告、路牌广告、交通广告、礼品广告……
四、体会广告语的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33) 让作文也自由飞翔
【导写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读一份奇怪的账单。(媒体显示)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一星期预付给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她共进一顿晚餐……(支出金额)
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支出金额)
如果有同学读懂了这份账单的意思,就请告诉我们大家。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归纳:这份奇怪的账单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公司老板倾心于年轻的女打字员,结果招致夫人的嫉妒,惹出一场风波,只好重新招聘一位中年女打字员。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小小说。那么,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4.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归纳:
(1)账单是文章,文章可用账单的形式写;
(2)文章构思好可以出奇制胜;
(3)文无定法,文无定式,作文也应有自己个性化的样式。
二、方法点示
1.读文章,思考:下面两篇文章运用了什么个性化的样式?
例文一:
初中作文教学特色方案设计(34)以“我”手抒“我”情
【设计思路】
面对大千世界的人、事、物、景,学生要学会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要能够透过客观事物表象,运用想像,去感受与之有联系的情和理。这是我设计这堂作文课的初衷。
【导写过程】
一、导入
带领学生走进春天的田野(如遇上其他季节可以随时变通),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田野中的风儿、树、小鸟、草、野菜的特征,用真实、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它们。
二、引导梳理
1.教师点拨。
“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界中,像我们刚才在田野里看到的这些景物数不胜数,它们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而言,如果我们仅仅是将它们客观地记录下来,它们只能是一篇平实的说明文,但如果让它们带上我们的感情,这些物便成为我们感情的载体,表现着我们的思想、与追求,不再是纯自然的物了。
其实,古代诗人有许多写春天的诗句,孟浩然的《春晓》中,有对春光流逝的伤感;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白居易咏春天生长的草,是为了赞美顽强的生命力;杜甫的《春望》虽描写春色,却表达了作者在国家残破时的伤心……同样是写春天,感情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受人、事、物、景的触动,善于利用这些客观的事物抒发自己情感的缘故。
2.学生思考。
以《春天里》为题,如何在文中运用刚才看到的一切,但又不停留在景物表面,而表现一种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