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本课件导入新颖,所设问题难易结合,有一定梯度,对学生有引导作用。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有适当拓展。适合新授课教学。有配套教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临武一中必修1教案谭树娥
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把握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技巧,体会细节描写中所表现的人物风采。
教学难点:领悟梁任公先生诵读《箜篌引》时所包含的一腔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任公真性情
有位国学大师给徐志摩陆小曼夫妇作过这样一篇证婚词,堪称天下绝唱: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这样率性直爽的证婚词是谁写的呢?大家肯定已猜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梁任公先生,感受大师气度风范。
二、解题入文,感受任公神采。
(一)解题入文
1、齐读标题一遍;再给“任”加着重号;再响亮来读;观察发音。待学生主动纠正:任(rén)公。
2、解释出处——《庄子•外物》:任公子制成大钩巨纶,以五十头牛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一年后钓到使海水震荡、白波若山的大鱼,可供浙江、苍梧一带人们共同食用。喻高远志趣。
3、怎么不直呼其名呢?——表恭敬!
梁实秋13就考入了清华大学,有幸成为当时四大国学导师之首的梁启超的学生。这篇文章描写自己老师演讲的精彩散文。
二、检查预习
(一)、品读全文,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戊戌(wù xū)显宦(huàn )
叱咤风云(chìzhà)莅校(lì )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学生用)
谭树娥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容。
2、圈点批注,认真揣摩,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把握作品内容。
2、通过对演讲内容的赏析体察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3、领略梁任公的演讲风采和人格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预习案
【教材助读】
1.走近作者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一度任总编辑,为新月派文艺理论家。其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槐园梦忆》等。
2.走近梁启超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33岁的谭嗣同劝梁启超东渡扶桑暂且避难,并以文稿家书相托,而他则下了必死的决心。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兄远游,风雨兼程,不为苟全而为明日之想;弟赴难,因此改革需流血。”谭嗣同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使他用生命践行了他救国的责任。此后,25岁的梁启超带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