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场面的观察与描写
一、[训练要点]
让学生掌握场面观察以及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知识例话]
场面,是指一定量的人物在特定场合里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对于场面的观察和描写,实质上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写作者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智慧。因为场面不是由一人一事构成,而是由多人多事"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没有驾驭全局能力,难免要挂一漏万。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谁具备了观察与描写场面的能力,谁就是具有较高的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观察与描写场面?
首先,要抓住场面的特征。我们应把握某场面中的代表主流的人事来观察,这主流就是该场面的特征。打个比方说,"拔河"的场面主流应该是拔河的经过、运动员和啦啦队员,其他的人就不是主流了。而在描写时。我们要做一个高明的国画师,把生活中的真实景物有选择地构思进行作品中,而不应做马虎的摄影师,把有用、没用的都囊括进取景器中。这一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写作中"提炼生活"这一环节的具体要求。
其次要注意观察与描写的广度。场面的参与对象非一人一事,写作者必须要有全局眼光,善于将反映场面特征的各种因素加以分类,每类因素至少取一例加以说明,这样,场面总的特征才能变得丰满。如《在烈日与暴雨下》写暴雨来临时的场面,就是将车夫、小贩、行人的反应分别描写,以此突出了该场面"慌乱"的特征。
再次,我们还应注意观察与描写的深度。"深度"的第一重含义是:场面描写固然要求我们写好整个面上的情况,但也不能忘记"点",这个"点"就是要求我们适当地突出其中的一人一事。抓住了"点",就能体现出场面的深度,"深度"的第二重含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场面的视觉、听觉等效果肯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写作者应善于把握这种变化,写好场面的动态过程。有时更需要写作者发挥联想,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写活某一场面,如《挥手之间》写机场告别的场面时,作者就是发挥了联想,写出送行的人们的心情,突出了该场面"依依不舍"的特征。
最后,在行文中还需要讲究顺序,有条不紊地描绘下来,否则会杂乱无章,让读者看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场面描写一般应遵循空间的顺序,当然这场面如果有主角有配角,那么行文也可运用"主--配"结合的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