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40字。
3 巩乃斯的马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鉴赏】
《老马》写于1932年,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的名篇之一。作者曾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对蒋介石政权全盘否定,而对于革命的前途,觉得十分渺茫。生活是苦痛的,心情是沉郁而悲愤的。”作者亲眼看到了一匹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老马,不写出来,心里就有一种压力。
全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匹老马的形象,它年迈体衰,却依然承受着重压:“总得叫大车装个够”,“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也根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且要遭受鞭挞、凌辱,但它忍辱负重,缄默自哀:“横竖不说一句话”“把头沉重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同时对前途寄寓希冀:“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诗人写出了老马的悲惨命运,痛苦的感受和悲凉的心境,增强了老马悲剧的感染力。这忍辱负重的老马,据诗人臧克家在《甘苦寸心知——谈自己的诗(之一)》中所说,本是写“我自己”。其实,这“老马”也是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挑剔(tì) 刹那(shà)
畸(jī)形 风尘仆仆(pǔ)
B.唿(hū)哨 牝(pìn)马
龇(zī)牙 穹(qióng)庐
C.悲怆(chuàng) 登载(zài)
苍劲(jìng) 毡(zhān)房
D.怪癖(pì) 倏(sū)忽
脖颈(gěng) 草长(zhǎng)莺飞
解析:A项,剔tī,刹chà,仆pú;C项,载zǎi;D项,癖pǐ,倏shū。
答案:B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撕杀 与世隔绝 携裹 我行我素
B.奔弛 互相警惕 屹立 龙马精神
C.欺凌 临危不惧 骐骥 相互补益
D.懦弱 英气勃勃 老炼 环境严酷
解析:A项,撕-厮;B项,弛-驰;D项,炼-练。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我眼里,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一副安贫知命的样子,这大概是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的生理反感。
B.它是马群的灵魂,作为这群马的首领当之无愧,因为它的确是无与伦比的强壮和美丽。
C.在巩乃斯草原度过的那些日子里,我与世界隔断,生活单调。
D.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不能打击我对生活的热爱,精神上的压抑却有可能摧毁我的信念。
解析:A项,安贫知命:安于贫穷的生活,知晓自己的命运。B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多含褒义)。C项,隔断:阻隔,使断绝。D项,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答案:C
4.在文段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成吉思汗的铁骑作为一个兵种已经________,六根棍马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已被________,但是马却不会被什么新玩艺儿________,它有它的价值。
A.淘汰 消失 取代 B.消失 淘汰 取代
C.取代 消失 淘汰 D.取代 淘汰 消失
解析:“消失”不表被动,因而不应出现在第二、三处的空格。由此可通过排除法得出答案。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儿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B.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