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8510字。
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试卷综析】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的命制体现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体现了发现问题和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不大,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常识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论述类文本就选了《新生代青年的群体困境》这个社会热点话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选了朱以撒的散文《空巢》,文章既关注社会热点,又有一定的人文思考,设题基本涵盖散文的主要考点。
第三,作文选择了材料命题作文,作文材料《风与火柴》难度不大,考生下笔不难,要写出有深度的文章需考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应该说,这份试卷分量不重,是一份目的明确的月考试题。
本试题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题文】A0 B0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兵不血刃(xuè) 风尘仆仆(pú) 胡诌(zhōu) 肉脯(fǔ)
B.切中肯綮(qǐng) 澄清溶液(dèng) 道行(háng) 肄业(yì)
C.前倨后躬(jǖ) 力能扛鼎(gāng) 铜臭(xiù) 凋蔽(bì)
D.咸与维新(yù) 戛然而止(jiá) 混淆(xiáo) 处暑(chù)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A 解析:B项,“切中肯綮(qǐng)”应为“切中肯綮(qìng)”,“道行(háng)”应为“道行(heng)”;C项,“前倨后躬(jǖ)”应为“前倨后恭(jù)”,“凋蔽(bì)”应为“凋敝(bì)”;D项,“处暑(chù)”应为“处暑(chǔ)”。
【思路点拨】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来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另外,解题时应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选“是”还是选“非”;选择时,可以首选排除法,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干扰项,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字音题需要针对字音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多音字需要切记据义定音,形声字需要谨防声旁误导,形近字需要注意细微差别,方言字需要矫正地区缺陷。
【题文】D02.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开学典礼上,为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牢记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同学们响应长沙市文明委的号召,胸前佩戴抗战胜利花以____ .
(2)-个人如果虚荣心太强,当取得一点成绩而受到表扬的时候,心里往往就会 暗暗 ,而滋生骄傲情绪。
(3)我国自行研发的这种太空降落伞主伞面积为l200平方米,它除了保证飞船有很好的减速效果外, 便于空中和地面搜救人员及时发现降落时的飞船, 能够迅速组织和展开救援行动。
A.致哀 自许 而且/从而
B.志哀 自诩 还/进而
C.致哀 自诩 而且/进而
D.志哀 自许 还/从而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D 解析:致哀和志哀,区别如下:“致”:有传达、给予的意思。如:致电、致辞、致谢等 。 “致哀”就是用语言向别人传达自己对某事的哀意。传达的对象是确定的,如已故者的家属等。是双向的行为,有发出者和接受者。 “志”:做名词时可当“标志”讲,此处做动词可理解为“当作...的标志” 。“志哀”只指通过某种形式或活动以表示对某事的哀意。对象是不确定的。如:下半旗志哀 。“志哀”则只强调动作的发出。 也就是说,当确切知道被哀悼者时,使用‘致哀’二字,否则应使用‘志哀’。根据语境此处应用“志哀”。自诩:自夸。 自许:自我期许。许:期望。此处根据语境可知选“自许”。“而且”:用在递进关系中,表示进一层的意思;还,可用在多种关系的复句中;从而,用在后面表目的、结构的句子中,起连接作用。
【思路点拨】词语选用的四个注意点:①分析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②体会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③明察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有些词语在使用对象和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结合适用对象也能加以分辨。如“就义、牺牲、逝世、去世、圆寂、完蛋、一命呜呼”等“死”的同义词,就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④体会词语的色彩。有些词语,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区别。如夫人、爱人、妻子、老婆等等,意思一样,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却不同。
【题文】E0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察中国国情可以预见,中国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设不太可能全盘引进两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牛、务实渐进,逐步实现制度的进步和升级。
B.近年来,联合同粮农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一些研究机构和专家不断发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警告:2014年全球饥民人数已高达10亿之巨。
C.苹果公司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创新产品及相关解决方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