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7820字。
福建省漳州八校2015届高职高考12月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漳州八中 杨芬芳 2014.12.05
一、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师者, 。(韩愈《师说》)
(2)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
(5)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7)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商隐《锦瑟》)
(9)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B.虽趣舍万殊 趣:趋向,取向
C.列坐其次 次:旁边 D.终期于尽 期:期望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4..对原文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在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
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
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
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3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6分)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 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6.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