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00字。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手法,描绘了一幅风和日雨、红碧交辉的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徭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分析 此题既考查学生对修辞格的辨识,又考查学生对所用修辞作用的理解,是一道修辞方法的综合题。做题时要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看各自运用什么修辞方法,二要结合语言环境体会所用修辞的作用,甚至结合全文内容去理解。如A项运用反复修辞,作用理解十分正确,B项是对偶,其作用亦如此。C项是反问,所表达思想感情是正确的。最后我们来看D项,“出” 字的确出神入化地写出青山的动态美,但决非是夸张的修辞,而是拟人。
  【答】正确答案是D。
  【说明】这类题既应注重修辞的运用,又应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两者结合,深入分析,才能做准做好。应予以重视。
  例2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分析 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答】正确答案是A。
  【说明】这类题意在考查考生对修辞方法运用能力的测试,要做好这类题,首先要理解语句的含义,其次,选择合适的修辞格来介绍、描述这一事物。关键就是看这一修辞运用是否合理。故修辞的运用须紧紧结合语境来判断。
  例3 (安徽省,2002)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运用修辞题。要做好这道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即仿写题也可叫做句式运用题,它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又要注意运用修辞,就一分句而言,“你是一棵大树”,“你是一泓清泉”可推测下一句应运用含“是”字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应运用排比的关联词,“如果……就……”最后还要注意围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这一主题而展开。若经过这样的思考,就不难了。
  【答】正确答案:①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②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着一分春色。
  ③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霖。
  (答案可多种多样,但应注意运用修辞和句式正确。)
  【说明】要做好这类题型,除了要掌握好仿写题和修辞的知识,还应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必须注意“观察”语言现象,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语感训练,才能更好地学习并运用语言。
  例4 (陕西省,2001)
  对句子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