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课件制作较为精美,检查预习,通过意象,探究意旨,教案约1400字。
《庖丁解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读准字音,积累词汇,掌握一词多义和用法。
2、能力:学习生动形象的描写,感受作品的形象性;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探究作品给人们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梳理文章要点,感受作品的形象性。
2、难点:理解作品的启示意。
教具辅助: 多媒体课件
时间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略)
二、 依据学案检查落实文言知识(见学案和幻灯片),然后请同学对不能理解的词句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三、 分析文本
1、 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分解、分割。
2、 请一生回顾故事情节。
3、 思考:
(1) 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2) 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
始解之时——目见全牛 (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3)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掌握了解牛的规律
(4) 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
良庖 割 岁更刀
对比 族庖 折 月更刀
庖丁 解 刀如新
由此可见,遵循“道”和不遵循“道”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通过对比,强调了遵循“道”的重要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