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140字。
教案 主备人:吴兴练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
一、教学目标:
本课为人教版选修第六单元赏析示例,是自读课,是一篇兼具寓言和政论色彩的传记文。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摘中唐吏治扰民,婉约而多讽,体现出柳宗元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一贯风格。为此,特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文章的思想内涵。
2.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4.赏析文中“史笔”与“文辞”兼美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重点:掌握“类、固、致、易”等实词的多义性和“且、而”等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是如何用种树之理来谈为官治民之道的。
二、预习导学
1.给下列字注音。
病瘘(lòu) 郭橐(tuó)驼 孳(zī) 勖(xù) 缫(sāo)丝 飧(sūn)饔(yōng)
2.知人论世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3.请通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第1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第2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3段,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第4段,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第5段,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1.导入新课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中期,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征重税,人民不堪重负,“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了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这一社会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清肃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使他们修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板书)
2.文章是如何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的?
(明确: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说他技艺高超,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徏”,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