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352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普陀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心在天山,。(《诉衷情》)
2、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思而不学则殆。(《孔孟论学》)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6-7题(4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2分)
7.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2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8-9题(8分)
【甲】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悠然,莫相知。
【乙】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著的《聊斋志异》。(2分)
9、甲文与乙文都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甲文描绘了老虎对驴的观察,所用的动词有“”
、“”;乙文描绘了屠夫“”狼的过程,表现了屠夫的形象。(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欧阳文忠公屡乞致仕®。门人因间言日:“公德望为朝廷倚重,且未及引年,岂容遽去?”公答曰:“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鲑,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俟驱逐乎?”
初,公在亳@,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四年,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注】①致仕:退休。下文“引年”与此同意。②亳:亳州。③蔡:蔡州。
10.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岂容遽去一一一(2)比至蔡逾年
1L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一生的名节声誉是后生们尽力描画的。
B我用一生的名节声誉替后生们描画全了。
C我一生的名节声誉被后生们描画全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