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短新闻两篇
2014年秋高中语文 4.10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4.10 短新闻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4年秋高中语文 4.10 短新闻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2014年秋高中语文 4.10 短新闻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4.10 短新闻两篇
  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 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 内容和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点
  1、体会《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
  2、分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与常见的消息有何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
  把握新闻的背景材料的新闻细节,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意的语句。
  教学方法
  讲解法、探究法、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两个课时
  (一)知识积累
  1、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 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新华社四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 忘的时刻。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齐声朗读全文。
  2、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新闻的特点和创作手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闻报道有什么特点?
  明确:真实、新鲜、迅速及时、具有重要性。
  (二)信息筛选
  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篇短新闻,哪些写的是新闻事实?哪些是背景材料?想想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第1、2、3、5、6、7、8、9段。
  2、那么第4段和最后一段就应该是什么?
  明确:背景材料。
  3、那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明确:第1段为第一部分,剩下的为第二部分。
  4、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面学习的有关新闻的知识,消息一般由哪两部分组成?
  明确: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
  ……
  4.10 短新闻两篇
  逃出人间地狱
  由于阿尔宾会说德语,1943年被调到厨房干苦役。厨房位于集中营外,看守松了许多。当听说纳粹为了粉碎囚犯日益有组织的秘密活动准备把他们送往其他集中营时,阿尔宾加紧了行动。他设法从犹太囚犯那里搞到了一些德国马克,又储备了一些食物。
  1943年2月27日,气温零下10度。夜晚,在厨房干活的5个囚友突然逃跑了。这使阿尔宾和他的朋友弗兰内克紧张起来。他们知道党卫军立刻会向他们施以疯狂报复,必须立即果断作出决定。于是两人一起溜出厨房,越过了集中营外冰冷的苏瓦河。等到集中营党卫军发现他们并组织火力阻截时,他们已经到达河对岸,穿着白大褂消失在皑皑白雪中。
  阿尔宾先生当年的照片和在集中营时的证件陈列在15号楼的波兰囚犯展品陈列室内。62年后的今天,这位82岁的老人用手指着照片上方的文字说明一字一句的念道:当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逃跑成功的囚犯大多都是波兰人,逃跑被抓回后要处以死刑。抓回后被杀害的囚犯照片赫然在目。
  阿尔宾从集中营逃到克拉科夫两个月后就参加了波兰国家军,投身到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队伍中。由于他的逃亡,他的母亲从克拉科夫家中被盖世太保抓到了奥斯威辛。幸运的是近两年后,奥斯威辛解放,他的母亲和哥哥都活着走出了这座人间地狱。追捕阿尔宾先生的通缉令战后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档案室里被找到,党卫军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据史料记载,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有700多名囚犯从奥斯威辛逃亡,其中仅有300多人成功,共有110万人被害。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烘托(hōnɡ)  发掘(jué)  矫揉造作(jiáo)
  B.臂膊(bó)   脊背(jǐ)   毋庸赘言(zhuì)
  C.驰骋(chěn)   讥讽(fěnɡ)   豁然开朗(huò)
  D.噩梦(è)   凋谢(diāo)   婆娑起舞(shuō)
  解析:A项,“矫”应读jiǎo,C项,“骋”应读chěng,D项,“娑”应读suō。
  答案:B
  ……
  重庆市萱花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第11课 包身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1.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新闻特点,培养阅读和分析新闻作品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语言特点,总结、筛选、概括新闻信息的方法。
  一、走近作者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记者。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因撰写                     于1960年获               。
  二、了解背景
  1.《别了,“不列颠尼亚”》
  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腐败的清政府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割让香港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989年英国又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九十九年。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958年,《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罗森塔尔被派往波兰工作,他到布热金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德国法西斯统治下的大屠场已没有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的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然而在这平淡的事实中,他却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感受,发现了平静之下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以情感波澜构成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优秀作品的基调。本文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的《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新闻学教授霍恩伯格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三、文体知识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叫消息,它以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          、          、           的特点。
  新闻一般由         、          、           、           四部分组成。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五个“W”和一个“H”,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因;how,何果。
  四、整体感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