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1840字。
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 三 语 文 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甲 (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 ①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 乙 (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也许有人喜欢这种“ ② ”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 丙 (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所谓“ ③ ”,就是这种境界。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腹(fǔ)笥 豪放恣肆 B.诠(quán)释 波澜壮阔
C.辞藻(zǎo) 逸出题外 D.枝蔓(wàn) 旁证博引
2.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虽然 况且 整洁 B.固然 而且 整洁
C.虽然 而且 整齐 D.固然 况且 整齐
3.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B. 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C.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D.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随着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近视已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④题。(9分)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包含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丰富体验。例如,“旦”,甲骨文写作 “ ”。《说文》解释说“旦,明也”,意为早晨日出。后引申为早晨,成语 甲 中的“旦”即为此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旦”是“明亮”之意,复旦大学取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