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题,约7730字。

  金山区2015年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5.1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国民精神的火光
  焦垣生
  ①民为一切之本,戏曲艺术亦然。中国戏曲源于民间歌舞,其人民性是与生俱来的。
  ②中国戏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有着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戏剧不同的发展
  特点。西方的戏剧,随着社会发展,艺术分工越来越细,分化成歌剧、舞剧、话剧等艺术
  形式,走的是如蘸医分科般越来越细的路;而中国的戏曲则是随着社会发展,艺术综合性
  加强,融歌、舞、演、技等于一体,走的是如中医综合辩证般的路。为什么同属世界三大
  古老戏剧的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现在都难有商业演出,而中国戏曲数以百计的剧种至
  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中国戏曲内在的特质是合及和,并能不断吸收消化新的东西而化合成
  更高级的形态。自原始社会而来的民间歌舞,到奴隶社会与滑稽戏交会,到封建社会佛教
  传入后,与佛门弟子的说唱艺术交汇融合,并通过遍布市井民间的勾栏瓦肆争奇斗艳,终
  使中国戏曲生成并定型。
  ③中国戏曲的人民性还表现在它特别善于利用一切契机,使自身向前发展。元代蒙古
  族取得中原后,取消科举,许多文人落魄,戏曲得到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加入,立即由量变
  到质变,趋于成熟。到明代,因文人雅士多钟情戏曲,戏曲又抓住这一机遇,致使传奇剧
  本文辞典雅,舞台表演婀娜多姿。到清代,因为皇帝从顺治到光绪,无一例外都是戏曲爱
  好者,戏曲又利用了这个机缘,由“花雅之争”打磨出了能代表中国300多个剧种晟高水
  平、把唱腔和演技都推到空前阶段的国剧——京剧。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成为举世
  公认的雅俗共赏的艺术。民国时期,京剧借助大众媒体报纸的平台,评选出“四大名旦”、
  “四大须生”,把国剧明星抬到天上又深入到国民的心里。电灯出现后,照明效果的改变
  把“听戏”变成真正的“看戏”,视觉艺术属性鲜明突出。没过多久,几乎所有剧种的角
  色行当都时尚而合情合理地男女演员齐登舞台,群星闪耀,观众赏心悦目。
  ④优秀的文化,还能抵御社会进化和社会存在对它进行的反辐射。富于人民性的戏曲
  积聚了历史积淀的足够的正能量,使它能不断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社会转型、
  文化多元的商品经济时代,戏曲的继续存在和发展受到了空前的挑战。20年前有人说,“电
  视普及,电影都没市场了,遑论戏曲?”晚近十年,又有人说,“网络时代了,有空就玩
  手机,谁还去剧场?”
  ⑤“五四”时期,就有不少人认为方块文字应该取消,但拼音终没有取代汉字。计算
  机出现后,汉字依然没有像当初有人预料的那样“寿终正寝”,反而流行愈广,影响日深。
  方块字为什么没有消亡?重要的原因是14亿人在使用它,它具有非凡的人民性。优秀的
  文化遗产,有优秀的守护者,像计算机开发出了许多汉字软件一样,戏曲也上了电视,上
  了网络。广播电视上戏曲节目随处可见,不少省市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收视率都意外地高。
  最近几天,中央电视台直播的全国少儿京剧大赛,更引发了众人关注。戏曲移步不换形,
  变生存危机为发展契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庶几可作对今日戏曲的
  寄语。
  ⑥虽戏曲的人民性与生俱来,但仍需我们精心守护和鼎力坚持。我们欣喜地看到,这
  些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人民也一直关注着自己的艺术。五个“一”工程、舞台
  艺术精品工程等一个接一个发力。戏曲院团改制寻求发展动力;戏曲院校不拘一格选拔人
  才;有的综合性大学还新设了戏剧学院.借鉴西方大学戏剧学院架构,培养中国戏剧人才。
  在村镇,在社区,甚至在公园,在田间,我们都能看到戏曲的各种身影。
  ⑦但其实对于戏曲人民性的呵护和坚持,还有不少方面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有些仍在
  上演的传统剧目,与时代格格不入。比如今天我们怎么处理《琵琶记》“一夫二妻”这样
  的大团圆结局?秦腔的代表性经典剧目《周仁回府》,其“义”的表现是设计动员他的妻
  子替朋友的妻子去死,这样的安排,不免使当代人毛骨悚然。有些新编的现代戏,也存在
  低俗、媚俗现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戏曲要不断适应并有前赡性地引领社会心理,使之成为鲁迅先生所说的“是国民
  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
  (2013年10月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第②段列举“西方的戏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③段中画线词“最优秀的知识分子”指的是(    )(2分)
  A.苏  轼    黄庭坚    秦  观    晁补之
  B.关汉卿    郑光祖    白  朴    马致远
  C.王  维    孟浩然    韦应物    柳宗元
  D.关汉卿    张养浩    乔  吉    王实甫
  3.第④段画线词“反辐射”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⑤段引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表达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分)
  5.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现在都难有商业演出,是因为缺少中国戏曲所有的“合及和”。
  B.富于人民性的戏曲积聚历史积淀的足够的正能量,所以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化。
  C.清朝出现了代表中国剧种最高水平的京剧,使历任皇帝无一例外地更加爱好戏曲。
  D.戏曲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所以不能低俗媚俗。
  6.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19分)
  五月•托尔斯泰       
  杨光
  (l)西北的五月,夏天已然开始。
  (2)临窗望去,远远近近的绿,已经不再是东躲西藏的样子了,各种颜色的花朵次第开
  放,满足了人们眼睛的欲望,但大大小小的槐树仍旧沉浸在冬日的回忆里,铁杆锈枝,不
  动声色。雨不再是春天的贵客,进入五月,便一场接一场纷至沓来,空气变得潮润清新,
  天空显出明净的蓝,一尘不染,太阳在中午会无所顾忌的热烈,以至于爱美的女孩子穿上
  了吊带短裙。五月的光与色每天都是新妍的,可是槐树还在矜持着自己那身装束,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