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小题,约10110字。
  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面一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干燥俗滥司空见惯要言不繁
  B.省份蕴藉得鱼忘筌走投无路
  C.幽静框定唉声叹气纷至踏
  D.修葺涵养立杆见影急流勇退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方面《边城》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原始的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B.在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今天,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依然活跃在全球华人中间,它已是华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也是促进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节日。
  C.“最美丽城市”的指标是根据城市的规化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个性、整体协调、文化底蕴、自然环境和公众口碑等方面评分的。
  D.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以回扣等商业贿赂手段,向医疗机构推销假冒伪劣甚至质次价高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导致医药服务价格不断攀升,直接损害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们继续一意孤行和我行我素,依然熟视无睹单一耕作的弊端的话,那么可怕的粮食危机将会给人类带灭顶之灾。
  B.但历史依然对命途坎坷的人儿不弃不离,似乎乐此不疲这份伤感。
  C.这些肖像体裁丰富,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有的是笔墨浓重的油画,有的是一蹴而就的速写,有的是笔墨线条都清晰可见的素描。
  D.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像力。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贯彻实施《教师法》,县教育局于教师节前已兑现了拖欠教师的所有工资。
  B.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C.在21世纪人们称颂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五六十年代的人际关系确有令人留恋、值得肯定的内容。
  D.我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中,注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二夫妻对林冲非常热情,但林冲却怕连累他们,表现了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B.别里科夫从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
  C.李小二面告陆谦四人密商之事,犹如鼓风机煽起了林冲内心深处潜在的怒火,反抗的种子猛然爆发出。
  D.为了重现《边城》小说里茶峒古镇的人文景观,打造“书里边城”,花垣县已着手筹资达2.8亿元左右。
  6.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于时风波未静
  B.问征夫以前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C.尝从人事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D.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奚惆怅而独悲?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泉涓涓而始流 ②弃甲曳兵而走
  B.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乐琴书以消忧
  C.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求之靡途
  8.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遂见用于小邑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③农人告余以春及
  ④翱翔蓬蒿之间⑤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⑥《齐谐》者,志怪者也⑦莫之夭阏者
  ⑧奚以知其然也 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⑩既自以心为形役
  A.①③⑤/②⑦⑧/⑥⑨⑩/④     B.①⑩/②③⑦⑧/⑤⑥⑨/④
  C.①⑤/②③⑦⑧/④⑥⑨/⑩      D.①⑩/②⑦⑧/③⑤⑨/⑥/④
  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连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传》----罗贯中----明代
  B.《装在套子里的人》-----短篇小说----契诃夫----俄国
  C.《归去兮辞》----陶渊明----文学家----晋代
  D.《逍遥游》----《庄子》----庄周----战国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_     。_       ,_     。。,。但这魔力对贝多芬比较具体,那就是当时作为音乐之都的听众基础和整体氛围。
  ①接下去的一个评语倒是明贬实褒:“住在维也纳,天天想离开却很难离开。”
  ②我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褒是贬,但好像是明褒实贬
  ③这句评语的最佳例证是贝多芬,他在一城之内居然搬了八十多次家,八十多次都没有离开
  ④因为一切展示性的文化堆积得过于密集,实在让人劳累
  ⑤可见维也纳也真有一些魔力
  ⑥一百多年前已经有旅行家作出评语:“在维也纳,抬头低头都是文化。”
  A.⑤④⑥③①② B.⑥⑤②④①③  C.⑥②④①③⑤ D.④⑥②①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中国的桃花文化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物,本不具有“文化”的涵义。但是,桃花以它俏丽的色彩、缤纷的落英触动了中国人的某种情绪和情感,被渗透、融汇了审美主体的心理因素,并且作为人们共同认可的一种信息载体,世世代代承袭相传,于是,如同中国的“梅文化”、“菊文化”一样,“桃花”也成为我们民族集体记忆和心理深层的积淀物,形成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