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教案)<br>
潮南区砺青中学 郑光程<br>
第一课时<br>
一、导语:<br>
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像一面见兴替、知得失的镜子一样,它折射出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房龙的《<宽容>序言》。不过本文的写法与一般序言不同,它是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学习本文要注意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br>
二、介绍房龙及其作品《宽容》。 <br>
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国人 ,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用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为无数青年读者所喜爱,其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 《人类解放的故事》、《太平洋的故事》、《美国的故事》。 房龙的书在中国早有译本,对中国整整一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如历史学家曹聚仁、作家郁达夫等)。 《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br>
三、整体感知:<br>
在这个故事中,勇敢的先驱者和守旧老人进行了殊死斗争。先驱者为了开辟美好的新天地,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人们。面对宣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终究得到人们的尊崇。<br>
那守旧老人举祖宗律法为神圣不可亵渎者,在他们眼里,先驱者犯下了弥天大罪,法不容赦。而无知的人们一时也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在新思想面前,竟发出“恐怖的吼叫”,盲从守旧老人,用沉重的石块砸死先驱者,抛尸山脚。<br>
但是,真理终究是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传统秩序,走上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了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br>
作者希望,这样的事情将来不再发生,那么,怎样才能不再发生呢?作者留下了发人深省的问题,答案隐含在序言之中。这个答案也正是文意所在。 四、指导学生划分层次段落,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第1小节): 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br>
第二部分(第2~4小节):写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