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460字。
2004—2005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四年制初三语文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总分(一)(二)(三)得分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1)污hu (2)禁ɡ (3)粗ɡuǎnɡ
(4)荫庇 (5)煦 暖 (6)鳞次栉 比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飘逸 杳无消息 深恶痛决 众谋佥同
B、油光可鉴 潜滋暗长 辎铢必较 苦涩
C、婆娑 妙手偶得 坦荡如坻 鞠躬尽瘁
D、猖獗 以彰其咎 庶竭驽钝 姹紫嫣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我国能否短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B、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拥有许多世界上宝贵精神财富。
C、春天带着生命和希望,步履轻盈的走来了。
D、五彩缤纷的宫灯和秀丽多姿的绢人,这些事情都不能不给我美的感受。
4.请用相关成语替换划线句子,使文意表达更为简洁。(2分)
黄山——我国完美的山水旅游胜地,果真是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那里,山山相连,重重叠叠( ),绝壁峡谷,花树如炬,清泉激石……引人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
5.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并在括号内加上标点。(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 ( )宽容是一种镇定剂, ( )宽容是一束阳光, ( )宽容是一座桥梁, ( )
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 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 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6.阅读下列四则文字材料,用一句话提炼出这些材料反馈的信息。(不多于20个字)(2分)
①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存在心理不健康问题,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②“中国关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于2004年5月3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③一位著名学者在自述中写道:“在家乡,我在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待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容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④社论《父母亦师》、评论《和孩子交朋友》。(摘自2004年6月1日《人民日报》)
答:
7.古诗鉴赏。(3分)
(1)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初无叶底花。
凤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以上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面的表格。(1分)
季节景物甲家家雨、处处蛙乙春天(2)甲、乙两首诗后两句都提供了让作者想象的余地,试分别加以说明。(2分)
甲:
乙:
8.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花和尚”和“智多星”分别是指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
9.根据课文默写填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