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50个字。

  课题:孔乙己
  课型:讲读课时:2课时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小说选用“我”作为叙述角色串组材料,将人物一生典型片段连起来的结构。
  2.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中,认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
  二、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描写,精巧布局表现人物悲剧。
  难点:1、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理解小说主题。
  2、作品含蓄(夹杂方言、古句),不易理解。
  三、资料链接:
  1、作者
  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从此以后,鲁迅用他手中的一支笔,同旧势力旧思想进行着斗争。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一生著译近一千万字。有《鲁迅全集》行世。
  2、写作背景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然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仍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社会上的这种贫苦知识分子的生活,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正如鲁迅所说的写这篇小说的用意:“单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薄凉”,从而“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3. 文体简介:
  1、小说的特点:
  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
  第二:有较为完整、生动的情节。
  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人物、情节、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
  2、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3、描写的分类:
  按描写对象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构成的单位分:有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按描写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4、人物描写的类别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四、自主学习:
  (一)查字典,注音或写汉字
  茴香豆()羼水()拭去()蘸酒()
  阔绰()蒲包()舀水()不屑置biàn()
  荤菜()涨红()间或()门kǎn()
  咸hēng(    )酒店打折()腿哄()笑附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