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题,约11760字。

  2015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语文能力测试
  (完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 2)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归同田居(其一)》)
  ( 3)其间旦暮闻何物?                      。(白居易《琵琶行》)
  ( 4)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 5)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2 –5题。
  重游鼓山记
  陈模
  去闽垣五十里,有山曰鼓山,镇马江之中枢,为城东之屏障。山石荦确①,野径纡回,寺观穹窿,松楸疏散。五里一亭,十里一阁,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
  客岁,余买棹旋里②,尘装甫卸,即雇笋舆,向东而行,直穷其胜。时适春和,晴空一碧,山容如画,笑靥迎人。才过五里亭,苍林荟蔚,香草缤纷,数树桃花,娇憨可掬。回忆十年前,老梅数株高出檐屋,今都就槁。寺僧易种以桃,千红斗艳,几疑武陵源尚在人间也。然余性爱梅,不爱桃,转瞬数年,景象一变,可以觇世态之沧桑矣。日午,入涌泉寺,随山僧啖蔬饭,既饱,摩娑四壁,旧题漫灭,不可复得。忆少时与吾友石生、霁泉雅集于此,浩歌狂啸,击碎唾壶,意气豪迈,不可一世。曾几何时,风流云散,霁泉墓木已拱,石生浪迹欧州,欲得再与把臂,付之梦想而已。
  兹山终古不改,得于十年后使余重游旧地,人缘虽悭,名山之福犹获再享,亦幸事也。是夜辗转不寐,和尚云印极道绝顶胜景,邀余出游,允之。夜半首途,阴雾迷漫,咫尺莫辨。攀危岩,披茸草,蹀躞③于磊砢中,约十余里,至朱晦翁所题“天风海涛”处,有亭翼然,颜④曰:“观日”。惜为时太晚,日驭已徘徊于空际矣。俯视四野,群山如丸,千林若荠,行云奔逃,疾如飞鸟。宿霭作雨,忽阴忽晴,碧海接天,一色莫辨。近岩松涛怒吼,气象萧森,拉杂尘心,到此悉寂。下方缕缕炊烟,时已傍午。乘兴而下,抵喝水岩。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但彼辈无风雅者,殊觉可厌耳。
  次早,得邮书,促赴芜湖,匆匆行迈,山灵有知,当为扼腕。倘天假之缘,数年后,得与石生再来一游,想亦山灵所深许。然使天或靳⑤余英年,抑或靳我石生,不使再见,即再见,或不能携手重游旧地,因在意料中也。譬如半山亭之梅,悉变为桃,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安知桃之后,不有他树为之代庖乎?余之能否再游兹山,亦犹之梅与桃也。嗟呼!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舟次无聊,挥毫记之,亦聊以志感云。
  (选自(鼓山艺文志》有删改)
  [注] ①荦(luò)确:山石不平的样子。②旋里:雇船返乡。③蹀躞(diéxiè):小步行走。④颜:用颜体写的匾额。⑤靳(jìn):吝惜,不肯给与。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直穷其胜     胜:美景
  B.宿霭作雨     宿:久获的
  C.殊觉可厌     厌:润足
  D.舟次无聊     次:停泊
  3.下列四组全部体现作者重游鼓山之乐的一组是(3分)
  ①山石荦确,野径纡回  ②山容如画,笑靥迎人 ③意气衰迈,不可一世
  ④名山之福扰犹再享    ⑤拉杂尘心,到此悉寂 ⑥复与方外群僧,纵谭琐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十年后重游鼓山见到不少挑树,因本性爱梅不爱挑,故他对寺僧有所不满。
  B.山僧邀请作者半夜出游,他们历经艰辛,到达现日亭,可惜错过了日出的时间。
  C.作者借助游山时行到梅挑相易的现象,抒发了对人世沦桑、命运无定的感慨。
  D.本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体现了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的文化情怀。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流觞咏,恒集于此,盖福州第一名胜也。(3分)
  ( 2 )梅之福宁不及桃,而竟不及桃。(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出都留别诸公(其二)①
  [清]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②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