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单元写作+单元检测(全册共50份)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第16课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检测:1-5单元.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单元写作:1-5单元.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第5课 《张中丞传》后叙.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第7课 陆文学自传.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二单元 第8课 方山子传.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第10课 与尹师鲁第一书.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第11课 与微之书.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第12课 寄欧阳舍人书.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三单元 第9课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第13课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第14课 后赤壁赋.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四单元 第15课 荔枝赋并序.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第17课 原 毁.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第18课 心 术.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第19课 鞭 贾.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五单元 第20课 兴 贤.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一单元 第1课 小石城山记.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一单元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一单元 第3课 道山亭记.rar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同步检测:第一单元 第4课 百丈山记.rar
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睥睨(pì) 偃仰(yǎn) 无边无垠(yín)
B.倏忽(shū) 瓮牖(yǒu) 好高骛远(wù)
C.连累(lěi) 潮汐(xī) 模棱两可(lènɡ)
D.倜傥(tǎnɡ) 绿林(lù) 半身不遂(suí)
答案 C
解析 模棱两可lénɡ。
2.下列字形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深窈 激越 访幽探险 崇山峻岭
B.瑰玮 伎俩 嘉树美箭 茂林修竹
C.浸灌 醇厚 疏密有致 疏荡酣畅
D.谪居 纡徐 纵横驰骋 混然一体
答案 D
解析 混-浑。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
B.粤之太末
C.其城之内外皆涂
D.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答案 D
解析 A项“伎”同“技”。B项“粤”同“越”。C项“涂”同“途”。
4.下列加点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流奔放肆大 肆大:水势开阔浩大而无阻挡
B.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
C.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 属:隶属
D.循磴而东 循:顺着
答案 C
解析 C项集中,聚集。
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
B.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
C.将何往而非病
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答案 D
6.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石梁跨于其上 B.为亭于其处
C.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D.而作神祠于其东
答案 A
解析 介词,引出后面的“其上”,其余皆为状语后置的标志。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豁然堂记
(明)徐渭
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蛾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而近俯雉堞,远问村落。其间林
……
单元测试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勒铭(lè) 徇私(xún)
卓卓(zhuó) 滞拙(zhuō)
B.潜遁(qián) 魁闳(hónɡ)
畜养(chù) 屯蹶(tún)
C.撰写(zhuàn) 牵挛(luán)
数帙(zhì) 人影幢幢(zhuànɡ)
D.湓江(pén) 槛猿(jiàn)
瞥然(piē) 提挈(qiè)
答案 D
解析 A项“徇”读“xùn”;B项“畜”读“xù”,“屯”读“zhūn”;C项“幢”读“chuánɡ”。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县后勤官 勤官:勤勉的官员
B.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恻恻:伤心
C.白鸥矫翼 矫:举
D.而先生进之 进之:提携
答案 A
解析 勤官:勤于政事。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至于通材达识
B.使人惶迫不知所为
C.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D.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答案 B
解析 A项“材”同“才”;C项“无”同“毋”;D项“畜”同“蓄”。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A.僮仆静默 B.于众人则莫能辨焉
C.其所为何足惊骇 D.感激不避殊死
答案 C
解析 A项静默:古义指已入睡;今义指寂静,没有声音或肃立不做声,表示悼念。B项众人:古义指一般人,今义指大家、许多人。D项感激:古义指感动发愤,今义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史册所以书之者
A.始谋陆赴夷陵 B.与山僧饭讫而去
C.孰不欲宠荣其父祖 D.敢不承教而加详焉
答案 B
……
单元写作
怎样写游记
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
作者漫步于山水之间,静谧在心中蔓延开来,心绪最终归于宁静淡泊。唐宋散文家在景物面前多了一份理性,多了一份载道与言志,在放情山水之外,更多的是人文的关怀与志向的表白,这使唐宋游记散文承载了一份厚重与深远。
《小石城山记》采取行进式的手法,描绘眼前景观的清幽、山石的瑰玮,呈现小石城山之美,赞叹天地造化的神奇,给《永州八记》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黄州快哉亭记》以“快哉”统揽全文,绘景状物,磅礴雄伟,自由奔放;引典况今,酣畅淋漓;抒情写意,畅达明快。情、景、理浑然一体。
《道山亭记》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侃侃道来,文章纡徐和缓,儒雅醇厚。
《百丈山记》中的朱熹与朋友一道寻幽探胜,沿途美景纷至沓来,一一映入眼帘,惊喜与感悟流泻于笔端。
游记是一种以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一般以描写为主要手段,又常与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作者独特的感受。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描绘了巴陵胜状的岳阳楼大观,写了满目萧然的霪雨之日和令人心旷神怡、宠
……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睢阳(Suī) 沮丧(jǔ) 蚍蜉 炽热
B.翰林(hàn) 逃遁(dùn) 淫辞 杀戮
C.卷帙(shǐ) 亳县(Bó) 淋漓 祥密
D.讼理(sònɡ) 羸弱(léi) 藏腑 题词
答案 C
解析 “帙”应读zhì,祥—详。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尚恨有阙者 B.此所以志也
C.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D.嵩常在围中
答案 C
解析 A项“阙”同“缺”。B项“志”同“识”。C项“常”同“尝”。
3.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B.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C.其老人往往说巡、远之事
D.翰以文章自名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均为古今异义词。
4.下列文言句式中属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不可为不义屈 B.何为久读此
C.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D.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答案 B
解析 A项“为”是被动词。B项“何为”应为“为何”。C项为判断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籍时尚小,粗问巡
……
第5课 《张中丞传》后叙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首句中的“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值得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及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南阳(今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著有《昌黎先生集》。
二、背景资料
本文是韩愈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安史之乱中,张巡与许远齐心协力坚守睢阳,最后城破身死。当时,有人指责许远怕死,又说张巡、许远不该死守睢阳孤城,致使平民遭殃。韩愈对此深感愤慨,认为这些人是在诬蔑张巡和许远。他读了李翰的《张巡传》之后,意犹未尽,便以更炽热的文笔表彰张巡、许远的功绩和气节。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将张巡和南霁云慷慨激昂、忠勇坚贞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三、文体知识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文白对照]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 家中 旧书,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张籍阅读家中的旧书,得 李翰所为《张巡传》。看到李翰所撰写的《张巡传》。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元和,唐宪宗年号。张籍:字文昌,唐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滁州 雏形 刍议 踟蹰
B.颍水 新颖 影音 应届
C.轩裳 宣纸 喧闹 煊赫
D.轶事 造诣 安逸 肄业
答案 B
解析 “应届”中的“应”读yīnɡ,其他读yǐnɡ。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愉悦 恻然 置之度外
B.逻缉 荣禄 无限感概
C.逃避 宦海 自食其言
D.悠闲 迂缓 依阿取容
答案 B
解析 缉—辑,概—慨。
3.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六一,何谓也
B.此吾之所以志也
C.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D.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答案 C
解析 C项与例句同,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D项状语后置句。
4.下列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B.累于此者既佚矣
C.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D.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
答案 D
解析 活用词语:A项“劳”,B项“累”,C项“病”。
【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