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资源网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综合
会员
注册
登录
会员中心
如何汇款
在线充值
搜索
文章
备课
专题
精品
留言
《唐宋散文选读》第三单元学案
分类:
语文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版本:
语文版
类型:
doc
大小:
320 KB
评级:
时间:
2010/5/18 22:07:54
下载:
本月:1 总计:24
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点此下载
约50540字。
唐宋散文选读第三单元
单元总揽
【目标导航】
1.研读文本,了解古代先贤的思想。《原毁》从待人、对己两个方面,通过古、今“君子”的对比,指出他们的不同表现和态度,进而得出“怠”与“忌”乃是毁谤根源的结论。希望能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心术》讲将领的心理修养,制下御敌之道,以及运思、机权之术,全文都是围绕着为将的心术发挥。《兴贤》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兴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很强的说服力。《鞭贾》通过对买鞭人和卖鞭人的话语,引入作者对时下官员的抨击,进行了巧妙的政治联想,紧紧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是对当时官场中个别官员的一种激烈抨击。
2.研读文本,感知韩愈为试图恢复儒家正统地位所做出的种种努力。感受苏洵兵家散文纵横跌宕的文风。体会柳宗元借寓言故事说理、深入浅出、生动传神的政论技巧。体悟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为文环环相扣,讲究逻辑力量的风范。
【学法建议】
1、阅读。包括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读,首先要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范读中应该领悟些什么,文章的腔调、板眼、感情、气势、抑扬顿挫以及所蕴藏着的意义,都能通过朗诵表达出来。而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也正要获得对文章的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从而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以达到进一步“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理解主要是指对文章内容上的整体的领会、把握。这种领会和把握应当着眼于全篇的内容,着眼于文意的沟通,着眼于文章的篇章。
背诵,这是由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决定的。字词的识记,词句含义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读成诵才能做到。背诵还要靠不断刺激、强化。
2、积累。
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要在诵读中进行。不论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还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零零地背解释、记术语,而应该把字、词、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诵读课文并对课文中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达到重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目的。掌握词、句基础知识,是诵读古诗文的需要,而熟读成诵一批古诗文后,其词、句的一些基本用法,也都涵盖其中了。这样一来,只要看到某词某句式的时候,马上在记忆中就会现出典型的例句来。
具备一些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于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处。历史文化知识细分起来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
《原毁》
吟诵•赏析
晚春
唐韩愈
草树①知春不久归②,百般红紫斗③芳菲④。杨花⑤榆荚⑥无才思⑦,惟解⑧漫天⑨作雪⑩飞。
【注释】
①草树:指草本和木本的各类花木。即花草树木。
②久归:谓春天很快将要过去了,或过完了。
③斗:竞胜,比赛。“斗”的内容指斗艳(红紫)争芳(芳菲)。
④芳菲:本指花草树木,此指花草的芳香。
⑤杨花:柳絮,杨柳树之花,呈絮状,很轻,落时随风飘飞。
⑥榆荚:又名榆钱,形状圆而小,象小铜钱。
⑦才思:才情,文思。无才思:原指人没有才华,写不出美好的诗文,此指杨花榆荚不象百花那样鲜艳美丽。引申指一些人不懂事,不知道惜时。
⑧惟解:只知道。
⑨漫天:遍布空中。
⑩作雪:装作雪,装雪的模样。
【赏析】
本诗一作《游城南晚春》。“城南”指长安城南韦曲、杜曲一带。由诗题可知诗中所写乃郊游即目所见。作者作此诗时,已年近半百,见晚春景物而别有会心,寄慨遥深,自在情理之中。
本诗以两幅形象化的画面描绘“晚春”景物,极有艺术感染力。草树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柳絮榆荚不甘寂寞,化作洁白的雪片随风飘飞“草树”因为“知春不久归”,想要留住这即将逝去的春天,才如此多情,妩媚迷人;“杨花榆荚”自知“无才思”,缺少色泽香味,不能与鲜艳美丽的百花相比,但依然化作洁白的雪片漫天飞舞。她们不藏拙,不畏讥,愿作“红紫”缤纷的晚春图生动的陪衬。诗人如此这般精细揣摩出“草树”与“杨花榆荚”敏感鲜活的心灵,乃是其内心自有万千情思,无限感慨。诗中绘景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缘景而生的感慨炽热而浓烈,因此,这首自勉兼励人的诗作更具有催人奋进的强劲力量。
预习•导引
【走近文本】
1.背景链接
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朝廷中世袭贵族与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吏相互排挤倾轧,嫉贤妒能,于人求全责备,于己务求宽容,以致发展为后来的朋党之争。一般的人士中也存在相互攻讦的情形,才德杰出的人很难不受毁谤。所谓“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韩愈站在中小地主阶级及有德之士一边,为他们鸣
点此下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
“yxzyw2002”
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2009-2010学年上学期2008级语文科《唐宋散文选读》期末考试试卷 ..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2 粤教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1 粤教版
广东省墨江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唐宋散文选读》模块测试..
广东省墨江中学2008-2009学年度《唐宋散文选读》第一二三单元测试..
广州市西关培英中学2008-2009学年度《唐宋散文选读》测试卷 粤教..
《唐宋散文选读》教案全集 粤教版
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唐宋散文选读”基础过关试卷 粤教版
2007-2008学年度高中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四单元“唐宋骈赋”教..
《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教材说明及同步练习 粤教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