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20字。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分析文章的情感脉络,学会鉴赏抒情散文的基本方法;
  2.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有效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点拨,引起学生思考;
  3.学生互动,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在现实人生选择上的迟疑和彷徨。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其“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写景散文的语言表达技巧。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今天,某某同学为我们分享了某某书,让我们做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流行音乐(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荷塘月色》)……听完这段音乐,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相比摇滚乐,它舒缓清凉;相比其他感伤乐,它明快轻松。这样一种“轻松明快、静谧清凉”之感正是这首歌想要达到的效果,而这首歌正是有感于朱自清的同名美文《荷塘月色》而作,那么不妨让我们带着这静谧悠扬的旋律走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做一次“心灵的踱步”吧!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生长于江苏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朱自清全集》。代表作品:长诗《毁灭》、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文学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作为一名学者,他潜心治学、谨严求实;作为一名诗人,他的诗也流露着淡淡的感伤和希望破灭的苦痛;而作为一名民主战士,他由一开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变为一名坚定的民主战士,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盛赞其“宁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而朱自清先生成就最高的还是其散文,他的散文以典雅清丽的文笔书写真情实感,我们初中的时候就学过《春》、《匆匆》和《绿》)
  二.整体感知(声情并茂的语言往往更能打动人心,请同学们小心地跟读音频,注意生字词)
  1.初读感知(音频范读)
  2.注意字词(PPT展示读音)
  三.深入研读
  问:朱自清的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典范(楷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