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00字。
渔,我所欲也——《诗歌鉴赏专题―诗歌意象与艺术还原法》(说课稿)
作者:许志东
一、 背景分析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学科的文学性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诗歌以其高度概括的内容、凝练含蓄的语言和真挚纯美的情感,成为文学领域里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并作为最集中精练的文学样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好的诗歌,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在陶冶性灵、净化情感、磨砺节操、启迪思想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诗歌鉴赏自1993年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极好导向,受到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好评。然而由于这些古典诗歌离我们时代久远,作者的生平遭遇、思想状态我们知之不多,这便给鉴赏增加了不少难度。另外,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命题的内容、范围、方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如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圆满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是我们备考复习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 教学目标设置与分析
这是高三专题复习课,根据复习内容特点和复习设置的意图,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的考试要求
了解《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的规定,让学生明确高考的命题方向与考试要求,使学生的复习工作有章可寻,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了解掌握艺术还原法
鉴赏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如果说艺术创作是作者借着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把生活表现出来,那么艺术鉴赏就是运用联想将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等还原为自己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生活体验。(《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艺术还原法是诗歌鉴赏的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方法,是一把开启诗歌之门的钥匙,让学生学会拿着钥匙去打开诗歌殿堂之门,这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
(二) 能力目标: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
这是高考《考试说明》规定的一个考点,《考试说明》指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重点理解诗的语言,把握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