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7390字。
湖南省2014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湖南2014届高三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考查了高中学段所学的全部内容。成语、语病、名句等基础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图文转换的考查,重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选素材特别时新,如有对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理解。现代文阅读和文学文本类阅读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选材有林清玄的《晴窗一扇》,就特别经典。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天理良心”的论题很有思辨性和哲理性。整套试卷难易适中,对高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古刹(chà) 自个儿(gé) 韬光养晦(huì) 焚膏继晷(guǐ)
B.论语(lún) 节骨眼(jiē) 造福桑梓(zǐ) 间不容发(fà)
C.殷红(yīn) 一沓纸(dá) 蜚声中外(fēi) 暴虎冯河(péng)
D.供应(gōng) 舶来品(bó) 始终不渝(yú) 刚正不阿(ā)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答案解析】B
解析:A项,“自个儿”中“个”应为“gě”;C项,“殷红”中的“殷”应为“yān”,“暴虎冯河”中的“冯”应为“píng”;D项,“刚正不阿”中的“阿”应为“ē”。
【思路点拨】现代汉语中的字音,是高考中长盛不衰的重要考点之一,考查方向多为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及一些常见的易错字读音的辨别。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常见误读字的读音,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如“殷”,与颜色相关时读“yān”,在姓氏和名词时读“yīn”;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宿”;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蚌”只有地名“蚌埠”中读bèng,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吉祥 筚路蓝缕 不记其数 变幻莫测
B.九霄 独当一面 对簿公堂 改弦更章
C.沉湎 可见一斑 旁征博引 焕然一新
D.发韧 面面具到 前倨后恭 雷厉风行
【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级。
【答案解析】C
解析:A项,“记”应为“计”;B项,“章”应为“张”;D项,“韧”应为“轫”,“具”应为“俱”。
【思路点拨】汉字是形、音、义一体化的文字,所以我们在复习、做题时,要把字形、字音、字义(词义)结合起来识记和考虑,而不要把它们割裂开来。如“不记其数”的意思是,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只能用“记”,不是“计划”的“计”。另外,解题时应审清题干,明确题目要求选“是”还是选“非”;选择时,可以首选排除法,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干扰项,从而迅速选出正确答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专家除了为社员们传授棉花高效栽培技术,还深入田间地头,查验、采集土样;走进种植户家中,询问棉花种植中存在的问题。
B.在铁路线上,11.8万太原铁路人迎送旅客、运输物资、检修车辆、巡查站点……他们在紧张而细致的工作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C.为培养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该县将“建设长寿旅游名县”列为重点发展战略,打造长寿食品加工、长寿文化旅游等长寿产业。
D.亲情,在李正天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创作的《亲情》系列作品,一共有九幅,近期应邀将在珠三角各城市美术馆的邀请展中展出。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
【答案解析】B
解析:A项,语序不当,“查验”和“采集”应交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培养”应改为“培育”,与“增长点”搭配;D项,重复赘余,去掉“应邀”。
【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 ,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4.旅行家徐霞客在某年春天来到洞庭湖一带,看到江南美景,不禁吟诵起前人诗句,他不可能吟诵的一句是( )
A.人面桃花相映红 B.杨花榆荚无才思
C.沾衣欲湿杏花雨 D.又见湖边木叶飞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
【答案解析】D
解析:选项D,“又见湖边木叶飞”说的是湖边的落叶上下翻飞,这是典型的秋天的景象。
【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首先要审清提干徐霞客春天来到洞庭湖一带吟咏诗歌的要求;非春天洞庭湖景色要排除在外;第二,把备选项的诗句逐一阅读,体会其意境,在此基础上判定对错。“桃花”“杨花榆荚”“杏花雨”皆是春天的景色,是徐霞客可能吟诵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甲)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