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6610字。

  江西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试
  语文试卷
  【试卷综析】江西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考查内容能涵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考点内容。从考点的设置、考察角度和难易安排来说,符合目前高三学生复习的实际情况,难易程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导向性。命题仍然坚持重基础,查能力,看创新的命题思路。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等小题形式和难度稍有改变。
  江西南昌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测试语文试卷,共七大题,21个小题,20个考点,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等五种语文能力。取材课内外兼有,总分150分,作文50分。试卷设题科学,答题要求明确,基本无常识性错误。题量大,考点多,难易题目分配比例合理。本试卷上的信息明显地突出语文的教学考试意图,以高考题型为参照,继续渗透所有的考点。
  【题文】一、选择题(1-6题,18分,每题3分)
  【题文】A01. 下列各项中每组词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变徵(zǐ)   房檩(lǐn)   症(zhèn)结     一蹴(cù)而就
  B.楔子(qì)    拮据(jù)      棕榈(lǘ)       冯虚御风(píng)
  C.蕈菌(xùn)  框(kuàng)架    呵欠(hē)        繁文缛(rù)节
  D.彤云(tóng)  鲑珍(guì)   脖颈(jǐng)       重湖叠巘(yǎn)
  【知识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 “变徵”应读作(zhǐ),“症结”应读作(zhēng);B“楔子” 应读作(xiē),“拮据” 应读作(jū);D“脖颈” 应读作(gěng),“鲑珍” 应读作(xié).
  【思路点拨】字音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的辨析能力,平时要注意正确使用,运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区别,并及时积累。
  【题文】B0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咨嗟      坐阵       病恹恹     不落言荃
  B.弓驽      驯熟       汗涔涔     前合后揠
  C.訾詈      棨戟       笑咪咪     哀声叹气
  D.笑靥      国粹        乱糟糟     销声匿迹 
  【知识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坐阵”应为“坐镇”, “不落言荃” 应为“不落言筌”; B项“弓驽” 应为“弓弩”, “前合后揠” 应为“前合后偃”;C “笑咪咪” 应为“笑眯眯”,“哀声叹气” 应为“唉声叹气”。
  【思路点拨】解答本类题可用以下的方法:①排除法,此法是解答选择题时最常用、最快捷的技巧,如“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只要确定一个错别字即可;②逻辑推断法,有些字只要结合生活常识,就可以推断其正误;③认定法,根据题干要求,如果认定某一选项符合题干要求的特征和标准时,考生就应该果断的将其选定。
  【题文】D03.下列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我再补充几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B.改革换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却让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有一天,人们司空见惯了绵延不散的雾霾,那我们还如何走出这令人窒息的污染围城?
  C.在陕西谢朝平事件、江西宜黄血拆事件中,微博狙击潜规则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事件最终走向良性解决,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D.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C“可圈可点”是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A“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根据句中意思“大家已经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可见前后矛盾。B“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D“不忍卒读”意思是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合语境。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要辨明成语的感情(褒贬)色彩、语体色彩、语义轻重、范围大小、搭配习惯、敬称、谦称等,不能望文生义。
  【题文】E0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B.临近岁末,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行走在商场,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C.医学专家提醒大家,如今20多岁的年轻人发生突然猝死的现象越来越多了,现在年轻人压力过大,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是造成这种死亡的很重要的诱因。
  D.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知识点】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形成”之前加上“使之”。 B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应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C项,语义重复,把“突然”和“猝死”有重复之处。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题文】IO 5.下面各项组合成文段以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史与野史,并非泾渭分明,正史的编纂往往吸收野史,野史也可以作为正史的必要补充。
  ②前者是小说的一种形式,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