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80字。
《劝学》导学案
郓城一中 李召峰
【学习重点】
1.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劝、见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文言虚词。
2.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课前•阅读识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一、了解文学常识
(一)作家作品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 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即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善人性的恶,所以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强调教育的功能,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的思想体现在《荀子》一书中。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誉。
(二)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积累典故,诵读名句
上勤学苦读的事例:头悬梁 (孙敬) 锥刺股(苏秦) 凿壁偷光(匡衡) 映雪夜读(孙康 ) 闻鸡起舞(祖逖)[正面]伤仲永[反面]
劝勉学习的格言:学而不厌,侮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则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二、夯实基础知识
1. 注音
靛青 ( ) 蓼蓝 ( ) 中绳 ( ) 槁暴( ) 参省 ( )
跬步 ( ) 骐骥 ( ) 埃土( ) 螯( ) 空穴(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