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课件制作精美,字词积累,梳理情节,探究课文,学案约3620字。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
编辑: 汤恒文 审核: 日期: 2014.11.27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情节,赏析欧•亨利式结尾的妙处。
2、掌握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3、培养生活的自信,以及关爱他人、舍己救人的精神。
【重难点】
学习判定小说主人公的方法。
【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欧•亨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友情,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小组竞争,量化加分。)
2、夯实基础:(小组竞争,量化加分。)
转弯抹( )角 锡镴( ) 苔藓( )
殡( )仪馆 一筹( )莫展
窗槛( ) 瞥( )着 扶弱济( )困
涨幅( ) 巷道( ) 方兴未艾( )
3、小说情节:
开端(第1至11节):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至36节):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至50节):藤叶不落,琼珊复燃生的欲望。
结局(第51至55节):琼珊脱离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4、填充下面表格,把握小说情节:(小组竞争,量化加分。)
时间线索 琼珊病情发展 贝尔曼经历
十一月的一天 (1)
第一天 (2) (3)
第二天早晨 (4) (5)
天刚蒙蒙亮 (6) (7)
第四天下午 (8) (9)
【合作探究】
1、小说围绕“最后的一片叶子”,描写了贝尔曼、苏艾、琼珊三位画家:
(1)、你最欣赏哪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他?可以看出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