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00个字。
《忆读书》教学设计一
总体构思
这篇叙事散文,关键在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提出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观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把握课文要点的能力。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组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意义。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从记叙要素入手,把握课文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抓住课文要点,掌握课文的中心。学生要能独立完成各项训练并对自己的读书情况作一次总结。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
各位同学,平常你们都爱看些什么书呢?(作文书、科幻小说、童话、漫画、散文集、自然科学全书等)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很广,那么,有没有给你印象特别深的书呢?这些书给你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来认识一位有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女作家——冰心,了解一下她是怎样读书的。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扫除字、词障碍
2、 快速默读课文,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划分课文层次。
3、 重点研读。
[问题]作者对青少年儿童读书提出了哪些殷切的希望?(学生回到课文,反复研读,得出答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师:作者巧妙的借儿童刊物要自己题词来指导阅读,表明了自己的读书观。同学们是怎样理解作者观点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得出三个方面的认识:A读书有益;B、要博览群书;C、要挑好书读)
教师:作者提出这个观点有什么依据呢?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学生研读课文,合作讨论)
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得出这一结论的。
(三) 分析课文
1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顺序,提取文章要点(以问题形式展开)。
[问题一] 文中记叙了作者幼时、少年读的哪些书?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问题二]作者读这些书时情绪会不会有变化?有些什么变化?
(要点提示:(1)《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2)情绪有变化。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不同的人物形象激起各种情感。看《三国演义》会为关羽和诸葛亮的死而哭泣;看《水浒传》会为林冲的不平遭遇气愤填胸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