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个字。
课前三分钟《我的一本课外书》
导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会让人终生受益。下面由刘欣然同学为我们带来今天的——《我的一本课外书》
学生推荐《红楼梦》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红楼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其中描写的大观园令人叹为观止。其实在诸多文化遗迹中,也有许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庭院,它们或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或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但有一处居所,它既狭小又简陋,却因居室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诵千载,它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陋室铭》,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作者)
一、 掌握常识、了解背景(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1、 陋室什么意思?
明确:简陋的屋子
2、什么是铭?
明确: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明确: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代表作《陋室铭》。我们学过他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本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
明确: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刘禹锡因此起笔写了《陋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前,以此明志。
二、检查背诵,熟悉课文
师:课前布置了背诵,谁愿意先来试一试?(生主动)谁再来试一试?(生抢、背)谁还想试一试?(人多,齐背)
三、介绍骈文,指导朗读
1、这篇课文好不好背?——好背。为什么?——押韵。什么是押韵?
明确:押韵是指在诗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2、本文用了哪些押韵的字?(学生边说边圈画出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3、还有哪些方面让你觉得本文好背?——对偶
4、什么是对偶?
明确: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生结合课文举例)
师小结:像这种既要求文字的对偶,又重视声韵和谐的句子成为骈句。朗读骈句时要先扬后抑。比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师范读)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本文几乎通篇都是这样的骈句,因此本文又被称之为骈文。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结合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
5、朗读古文我们还要注意它的节奏。本文句子主要为五言,节奏怎样划分?——二三。朗读时前两字稍慢,后三字稍快。让我们再次齐背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和谐之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