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20个字。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名句和“之”字的用法;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复诵读,用心品味。
  3.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并认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略作者的情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陋室铭》
  一、导入新课
  古代的名人雅士常有这样一种志趣,那就是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有个性的名字。如明代的张溥,他每读一部书,都要工整抄写,然后烧掉,再抄再烧,如是者七,于是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披露自己的心态品性;国学大师陈寅恪因其酷爱柳树,书斋名为“寒柳堂”;陆游晚年书斋名为“老学庵”,取自“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以此表示要活到老学到老;曾被乾隆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才子”的纪晓岚,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为“阅微草堂”,多雅致的名字!
  唐代的大文学家刘禹锡却把自己的居室直呼为“陋室”,还洋洋得意地写了一篇《陋室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刘禹锡的陋室做客,去结识这位被白居易称为“诗豪”的大文豪吧!(屏显:到陋室做客;板书标题、作者。)
  二、活动建构——到陋室做客
  1.活动一:学做鸿儒(屏显)。
  听说能与刘禹锡结交的人,都是“鸿儒”,也就是博学的人;没有学问的白丁,是与他无缘的。因此,要去做客,必先弄懂这篇文章的文意、读出韵味。
  (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2)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3)读懂文意:要求结合注释,默读课文,弄懂文意。
  (4)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初步读出作者情怀。
  铭是韵文,让学生找出韵脚,(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第一层中,前四句是铺垫,读后稍作停顿,再缓缓读出“斯是”二句,以突出作者的正意。
  第二层写“陋室”。“苔痕”二句写环境,要读得有点美感。以下六句写室中生活图景,读时须一事一顿。六句中有虚笔(“往来”句、“无丝竹”二句),虚笔读得轻一些,才有韵味。
  第三层是结束语。“南阳”二句读后,要作一顿(制造悬念),然后用肯定的语调读末两句。本层也可用调侃语调读,要读得有点韵味。
  2.活动二:步入陋室(屏显)。
  (1)现场传送(屏显)。
  要求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以记者身份现场播报陋室的总体情况:包括环境特点、主人生活的特点。要求以课文有关内容为依据,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描述,能使听众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2)与文豪面对面(屏显)。
  要求就这篇文章,以问题的形式对刘禹锡进行采访。
  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回答。(教师可以这样说,刘禹锡对这几个问题一定很感兴趣。如果他捋着胡须,笑眯眯地对你说:“君,以为如何?”你怎么回答?)
  既然是“面对面”,刘禹锡肯定也有问题问你。(屏显:①你能把第三句改成第一、二句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