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70个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课型:__预+展__ 班级:_____ 学习小组:____ 小主人姓名:________ 编号10038
【抽测】
A组:默写诗歌《》
B组默写诗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歌。
2、能概括诗歌大意,归纳诗歌的主旨,领悟诗歌的意境。
3、鉴赏名句,归纳鉴赏方法。
温馨导读:亲爱的同学们,相信经过你的努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份导学案。相信我能行,努力一定行!
【基础知识】
一、知识卡片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
2、明确体裁: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
3、了解时代背景:
安史之乱造成时局动荡,百姓颠沛流离。
公元759年底,为了躲避“安史之乱”,杜甫来到成都。第二年,杜甫在成都涣花溪畔营建了一座草堂,后世称“杜甫草堂”。在成都的草堂,杜甫总算暂时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时,他已经49岁了。
可好景不长,草堂营建不到一年,蜀中政局发生了变化。御史大夫崔光远来兼成都尹,他是个不学无术的赌棍,对诗人杜甫当然不会尊重。761年8月,成都平原风雨成灾。草堂被吹破了,草堂前的一棵200年的楠树也被拔倒了。就在诗人政治上受到冷遇,又加风雨成灾的情况下,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借助工具书完成注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怒号三重茅长林梢
飘转丧乱广厦俄顷大庇见此屋
三、朗读指导
朗读要求:1、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2、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