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课时,约2560字。
米洛斯的维纳斯

教学目标:
  1、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2、领会艺术上的“虚实相生”原则。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的美学观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发表创造性见解。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诵带。
教学时间: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多媒体投影出示《千手观音》。
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群聋哑姑娘在无声的世界中,用她们对世界的爱与渴望,献上了一台近乎完美的演出,给予观众们一次心灵上的震撼。她们自身是残缺的,而自身的残缺却带给了她们心灵的完美!
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伴随着人类文明,像一本生动的教科书。那到底什么是美呢?怎样才算美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女人,我们说她美;“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女人,我们亦说是一种美;建筑史上的奇迹,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我们说它美。更有甚者,米洛斯双臂残缺的维纳斯在人们的眼里也是一种美的展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在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揭开谜底吧!
二、解题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相传是古希腊艺人雕刻的。雕像于1820 年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为半裸全身,面容俊美,身材匀称,衣衫滑落至髋部。引人注意的是她双臂的残缺,虽给世人带来无限惋惜,但同时又成了历代艺术家、哲学家、文学家永谈不衰的话题。本文的日本作家清冈卓行,以其独到新颖的艺术感受力,从美神肩下本应伸展或弯曲的两条玉臂的空荡处放飞想象,挥洒笔墨,纵情讴歌维纳斯极至的美丽,讴歌人类精湛的艺术创造力。
三、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美文,首先请大家伴随着音乐一起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四、分析文章
1、当你第一眼看到断臂的维纳斯时,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她美吗?(这了让同学更直观,请大家看屏幕)
学生讨论回答:(美;不美)
教师综合学生的观点:
有的同学认为她美,有的认为她不美,对于断臂的维纳斯,我们也许会纳闷,外国人怎么会喜欢缺胳膊少腿的人;或许也有人会将她抛弃;对断臂的维纳斯充满了疑惑,她为何能位于“卢浮宫三宝”之一呢?但在作者的眼中她是美的典型。
2、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
3、断臂的维纳斯她美在哪里?请同学快速筛选。
第三段:因为失去双臂以后,散发着一种难以描绘的神秘气氛;孕育着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的生命之梦;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效果;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手臂;无比神妙的整体美。
4、维纳斯双臂的失去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他是怎样具体阐释这种感受的?
作者的感受是:“这是一次从特殊向普遍的毫不矫揉造作的飞跃”, “一次借舍弃部分来获取完整的偶然追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